禅宗公案
花草树木能否成佛?
日本真观禅师,最初研究天台教义六年,后来改习禅学七年,为了寻师访道,以期明心见性,找到自己本来面目,又负笈中国各名山丛林,参话头,习禅定,又经历十二年之...[阅读全文]
洞山过水悟道
乃洞山良价与神山僧密行脚途中,渡河时之问答机缘。 五灯会元卷五(卍续一三八·九三上): ‘师(神山僧密)与洞山渡水,山曰:莫错下脚!师曰:错即过...[阅读全文]
我不入地狱,谁会拯救你们呢?
有几个世俗人到寺院里参拜,他们并不信佛,胡言乱语。其中一个人见赵州禅师坐在蒲团上静坐修禅,于是走到跟前问:喂,老和尚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这样用功参禅打坐;...[阅读全文]
不知布施是一种畸形
有位信徒向默仙禅师说道:我的妻子悭贪吝啬,对于好事,一财不舍,你能慈悲到我家去,向我太太开示,行些善事好吗? 默仙非常慈悲地答允。 当默仙到达信徒家...[阅读全文]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有一位神赞禅师聪明绝顶,他原在本州(今福建省福州市)大中寺习禅道,由于不得法,未有丝毫进展。后来他到各地云游,寻师访道,跟百丈禅师学习多年之后,他又回到...[阅读全文]
酽茶三两碗,意在钁头边
唐代陆希声居士初访仰山禅师时,便问道:三门俱开从何门进入? 仰山:从信心门入。 希声:其它二门要它何用? 仰山:亦可从其门进入。 希声:从何门进...[阅读全文]
既无人绑,为何求解脱?
三祖僧璨大师得法后,听从二祖的嘱咐,一直隐居于皖公山。又逢后周武帝灭佛毁法,僧璨只好出入于太湖县司空山,住在偏僻之所,十多年,竟不为时人所知。 隋开皇...[阅读全文]
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
唐顺宗有一次问佛光如满禅师道: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 如满禅师答道: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等虚空,常住无心处;有念归无...[阅读全文]
辞而致罚,受罚而不欺
道楷禅师,宋人,得道后,大阐禅门宗风。曾担任过净因寺、天宁寺等大寺的住持。一日,皇上派遣使者,颁赠紫衣袈裟,以褒扬他的圣德。并赐号定照禅师。 禅师上表...[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