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
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
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译文:王要主宰天下,把议礼、制度、考文这三件事重视起来吧,它们能使王减少失误啊:
上古时夏、商的礼仪虽然很好,但无从证明;无从证明就不能使人信从;不能使人信从,百姓就无法遵照实行 。
后世的圣人倡导的礼仪虽然很好,但他却不在帝王的尊位;不在尊位就难得信任;难得信任 ,百姓就不能遵照实行。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
译文: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 近之则不厌。
所以君子之道以他的自身德行开始;从百姓那里得到验证;从禹、汤、文王三代考察而没有违谬 ;建立在天地之间而不违背正理;询问鬼神而没有疑义;就是百世以后的圣人也没有疑惑。
询问鬼神而没有疑义,就是认识了天;百世以后的圣人也没有疑惑,就是认识了人。
因此,君子的一举一动,世代都把它作为天下的正道;一切行为 ,世代都把它作为天下的法规;一切言论,世代都把它作为天下的准则。离得远,人们就向往它 ;离得近,人们也不讨厌它。
《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 。”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译文:《诗经》上说:“在那儿没有人厌恶,在这儿也没有人嫌弃。几乎是日日夜夜,永远保持着好的声誉。”如果君子不能这样做而能很早地誉满天下,是绝没有的事。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 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 学而第一
- 论语序说
- 日知录 卷三十二
- 国风·周南
- 开宗明义章第一
- 了凡四训 第四篇 谦德之效
- 卷一 梁惠王章句上
- 虞书·尧典
- 为政第二
- 第二卦 坤 坤为地 坤上坤下
- 一、释诂
- 孟子序说
- 第一章
- 日知录 卷一
- 易经·系辞上传·第一章
- 隐公(元年~十一年)
- 曲礼上
- 中论 卷之上
- 日知录 卷三十一
- 日知录 卷二十六
- 了凡四训 第三篇 积善之方
- 日知录 序
- 天子章第二
- 八佾第三
- 日知录 卷二十四
- 里仁第四
- 日知录 卷二十七
- 了凡四训 第一篇 立命之学
- 尧曰第二十
- 第三卦 屯 水雷屯 坎上震下
- 雍也第六
- 公冶长第五
- 卷二 梁惠王章句下
- 国风·召南
- 了凡四训 第二篇 改过之法
- 二、释言
- 泰伯第八
- 上经乾传卷一【上】
- 述而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