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念祖居士与忏云法师对话录
忏云老法师:夏老师在什么时候往生的?
黄老居士:就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前夕,我去看他,他说:这回我真的再也不看了。就在前夕,冬天走的,第二年夏天就爆这个空前的浩劫。他家也抄家,他的那些佛像现在始终没有回来。我这些书就是夏老师的书,都抄走了,人家还到我这儿。因为他家现在暂时没有地方,所以我这次做这个注解,很得这个书的利益。这些书找不着,很多是日本书,因为当年逃亡到日本,原来日本都找不到。
忏云老法师:什么书?
黄老居士:都是净土宗的注解。
忏云老法师:是日本人的,还是...?
黄老居士:日本人的。我们中国人对于无量寿经研究的很少,我们从古自今,只有两个著作,一个是隋朝的慧远,就是《无量寿经义疏》,这个有单行本;第二个人是嘉祥大师,三论宗的祖师。嘉祥师是唐朝人,他有一个注解,也叫《无量寿经义疏》,很薄很薄,没有单行本,大藏里头有。另外就没有了。阿弥陀经的注解很多,无量寿经...。
忏云老法师:老居士,日本的注解或者净土宗的注解,哪一本很好?
黄老居士:事实上都不好找。我们法源寺的方丈,他是日本留学生,他写信给人家去找,各书店都跑到了,买不到。
忏云老法师:我们能不能印?您在这里能印吗?
黄老居士:现在就是这样,我这里头最好的原本也没有了,有一种叫《无量寿经甄解》。
忏云老法师:真如的真?
黄老居士:甄是“西”字底下一个“土”字,一个“瓦”字,那个甄。《无量寿经甄解》,甄解残了,只有上头,没有底下;这部书如果有,那是很好。还有有这个名字,丁福保做的《笺注》里头,都是大量引日本的《会疏》。丁福保他自己并没有很多,他完全是把《会疏》翻过来,或者利用《会疏》的原句。但是《秃钞》有一百多种,用古汉语写的。不是日文,用古汉语写的。文字稍微别扭一点,但是比现在中国的大学生要用古汉语写强得多,他们研究得很深入。
忏云老法师:要是有图表也好,或是注解,我们把它印一印,给大家看一看?
黄老居士:对。我这里所有的材料里头,我在他们的资料里头,我做注解的时候引用了不少。还有些注解里头,我采用了相当多。老法师跟广钦老和尚也很熟吧?
忏云老法师:很熟很熟!那老人家也...。
黄老居士:听说临走的时候很好!
忏云老法师:在世的时候就知道,决定是如此。他临走的时候,我去看他,他正在院子前面走着,说“不去不来,不去不来”,解脱!广钦老和尚...那是证果的人,这件事是有把握。那时候...,因为我在台北打佛七,我就去看看,拜见拜见!愈看愈好,很难得!在台湾...高僧,很难得!夏老居士那年临走的时候,也很高龄?
黄老居士:八十多。
忏云老法师:身体还算是好?
黄老居士:身体很好的!我去看他的时候,告诉我:这回我真的不看了,我真的不看了,真的要走。而且对于未来完全知道,所说的非常清楚。
忏云老法师:能不能讲一讲?
黄老居士:不完全翻他的话了,就说文化大革命将来都要抄家,但是大家要坚信,最后抄家者,他们还是...,意思还是要失败。四人帮不是都抓起来了!整个的前因后果了若指掌,就是不再看了,不再看了。
忏云老法师:那个时候就是周叔迦,我那时候在中国佛教学院读书,我在那读书情形,也就是没有去,我到慈舟老法师那儿...,我身体不好,我又怕热,不愿意去,...,那时候就是周叔迦邀请去讲课...,文化大革命其实就是斗争。
黄老居士:没有一个能例外。这些有名望的人都可以给你一个头号,叫做反动权威。你愈有名望就是权威,但是这个权威都是反动,这都是反动权威,所以给有名望的人可以一网打尽。历史上,在这个旧社会做点事情,那就是历史反革命...,所以就很难以幸免。像他周叔迦穿上家里头祖宗清朝的服装,穿了之后,站在门口展览。
忏云老法师:是自己展览,还是...?
黄老居士:当然是被动的,命令的,被迫的。后来,平反了。他这个事没有把他搞得太...,有的就过不来,牺牲的人也很多,他总算还是...,就是...了一点。
忏云老法师:不久就过去了?
黄老居士:不久,不太久。
忏云老法师:那时候我们是倓虚老法师,以后在香港念佛,五百个人念佛声中,他老人家打坐往生。倓虚老法师,青岛湛山寺。...,那时候我在上海见过,...很难得,在上海见过,...以后他老人家到了香港,在香港住不惯,又回来。这件事您有没听说过?
黄老居士:没有。
忏云老法师:老居士念佛都是怎么念呢?念佛的方法...?
黄老居士:您是老法师,还...,我无所补充。
忏云老法师:您不要客气!
黄老居士:就是说善知识难遇,善知识即是如来,要对于善知识真实的相信,即是如来。所以如来之教要全盘接受,就是这样,不能打折扣,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分析师傅这句话对,那句话我还有点...,这就不够了。所以四十二章经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你不要信你自己的意思,你的意思不可信。只有完完全全信师傅的,拿师傅的意思作为自己的意思,这才是真正的恭敬师傅。其余的,你拿头目脑髓来供养都不够。有的人递个红包,拿一万美金,说我供养了师傅,这是对于师傅的侮蔑。如果师傅亲眼看到你这个红包,这样的师傅可以不皈依。真要遇到师傅了,那就要依教奉行。所以我们对于师傅就是这样,全心皈依,一心靠倒,完全唯师傅的话是听,要遵从教导,就是这样。不在乎东参一位,西参一位,这里听一点,那里听一点,弄到最后什么都不是。依靠一个师傅,靠到底,要完全听受教导。
我的几个师傅都是恩师,从师傅那儿得到的很多,没有遇见这样的师傅,没有今天!所以大家也只有如此,不能从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意思,在这里挑挑拣拣。马列主义批判接受,也接受了,拿你自己的思想在那儿挑,还是把你自己摆在师傅的上头,这个我认为是好的,我接受;这个我认为是不好的,我不接受。还是你在那儿评定师傅,不是让师傅来改造你。所以我们学佛的过程就是改造的过程,当作佛来改造你,最有效的代表人就是你的师傅,就好好接受改造。
所以改造就是大家要承认,大家是众生知见。佛的出兴于世,就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所以学佛就是把你的知见丢掉,丢得干干净净,而接受了佛的知见。佛的知见从师傅得来,从经典中来,所以一切不管什么法门都是如此。你们都是净土宗吗?
忏云老法师:都是。
黄老居士:一个日本人谈到他们日本,日本人宗善导,善导他们是最尊重。他们有的人判教,他这个传承,第一代的净土宗的祖师是阿弥陀佛,第二代就是善导,第三代就是他们日本人了。中国人谈的最亲,最初就是善导,没有跳过善导。他们的第一代是阿弥陀佛,第二代就是他们日本人,他们没有,第三代是善导,对善导尊重极了。
忏云老法师:日本人为什么尊重善导大师?台北有个寺院叫善导寺,就是日本留的。
黄老居士:他们尊重极了。善导,实际上,中国是一部分人把这个历史弄错了,他说善导大师自杀了,这是错误的记载。这是日本人考证出来的,日本人这方面很有功。我们这儿记载善导大师站在柳树上,念着阿弥陀佛就跳下来了。其实这是一个错误,从律宗的祖师道宣写的东西里头,证明这个跳树自杀的是问话的人,向善导大师问话的人,善导大师是答话的人,跳的是问话的人。善导大师正在说法,来了一个青年,就问大师,他说:一个人念着佛死,是不是就往生了?善导大师说:念着佛死,是啊!他就往生了。他就口里念着佛,一路念着佛,出了庙门,爬上了柳树还在念,他就念着佛跳下来了。是问话的人。所以一个大德自杀,这个事情就是把善导大师抹黑了,现在大家就是慢慢的...。大陆还没有完全扭正过来,还有人说是善导大师自杀了。
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莲池大师说:善导纵然不是弥陀化身,也是文殊、普贤、观音、势至同等人物,所以这是一个大德。他说的话,“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佛为什么要出现于世?这个“唯”字相当特殊,唯独、唯一要说,不是别的事,就是要说这件事。说什么?说阿弥陀佛本愿之海。所以很多人轻视净土法门,这是智慧不够。只能这么说,智慧不够。不可思议!
所以夏老师的《无量寿经》,去年一年在海外印了二十多万本,净空法师的门下,有人一天念十二遍,念三遍、五遍,能背的人很多,各地组织净宗学会在研究。《无量寿经》当然是全部说了阿弥陀佛的本愿,跟《阿弥陀经》一样,都说了念佛法门。念佛法门殊胜是在于蕅益大师的话,“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你这个念佛是全摄取了佛的功德,成为你自己的功德,所以有这一句就安心放心了。还有什么不放心?佛的功德你全摄成你自己的功德。所以说“念佛时即见佛时,见佛时即成佛时”,这样说来,“念佛时即成佛时”,因果同时。老法师叫我说的是方法,我没有谈方法。
忏云老法师:谈这个增加大家信心,尤其对善导大师...,我也是,一般都是以为善导大师是从树上跳下自杀的。我感觉...差一点,这个信心...。
黄老居士:道宣他把这个事情写到哪里,为什么大家都没发现?写的那一些,他没有标出善导,他的传里头是标的那一些,读法华药王有很多焚身的,跟这个焚身的传列在一起了,把这个跳树的人作为主,问他解答事情,这个答话的人没有把他的名字标出来,忽略了!这就弄到很...。现在就是增加信心,我们就是要有一个“信”字,难得就是这个真信。
所以截流大师说:真信和不是真信悬殊了。你要不是正信,你念佛结三世怨。今生念佛,没有往生;因为你信愿持名,“信、愿、持名”三资粮缺一不可,你这个信信得很浅,虽然是念佛,功德也一般般,不能往生。不能往生,可是功德很大,所以第二生大富贵,大富贵就大造业。世间人没有不造业的。造业,第三生就入地狱。所以结三世怨。你这一生是个念佛的,你就跟那个做五逆十恶的人只差一步,他是今生死就入地狱,这种念佛不彻底的人,你中间一生富贵,然后入地狱。只差一步,前后只是他早去一步,你后去一步。所以结三世怨。这是劝生真信文。
我写了一个《净土资粮》,大家看过没有?看过,就引了这个事情,引了他这个真信和发真信。所以信愿持名我们成功并不可靠,但是我们深信切愿这个是非常关键。所以我也奉劝大家要信师傅,信净土法门,这么去念,你怎么念都可以了。大声念,小声念,默念,计数念,不计数念,动中念,静中念,怎么念都可以。
- 忏云法师: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忏云法师:世事无常,看开放下就是解脱
- 忏云法师:拜佛礼忏的要诀
- 广钦和尚:真不是闹着玩的,而是真刀实枪上阵
- 忏云法师:禅、净土宗念佛法门的助行
- 忏云法师:精进念佛 最殊胜的报恩方法
- 忏云法师:精进念佛最殊胜的报恩方法
- 忏云法师:如何对治烦恼习气?
- 忏云法师:如何预防、对治修行着魔?
- 忏云法师:觉得女人性感是业力所致
- 忏云法师:如母忆子,忆念弥陀
- 忏云法师:一经通经经通
- 忏云法师:为啥精进学佛修行反而还会生病呢?
- 忏云法师:对治淫欲心的“不净观”可以这样应用
- 忏云法师:修行着魔的时候别怕,可以用这些方法对治
- 忏云法师:投生为人之前,你会看到这个景象
- 忏云法师:我的吃素经历
- 忏云法师:为了父亲能够痊愈,我开始吃素……
- 忏云法师:自己在外读书时吃素,回家就顺从家人吃荤,好不好?
- 忏云法师:女人的性感居然是业力在主导的!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与人生]妨碍善行,损耗钱财的六种过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汉传人物问答]学佛最终只是让自己和众生解脱吗?
- [佛化家庭]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佛与人生]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学常识]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说四圣谛的目的
- [人物故事]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济颠和尚的神奇传说
- [禅宗文化]灵隐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刹灵隐寺介绍
- [黑茶]认识黑茶,黑茶的分类与营养功效
- [禅宗思想]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宗门故事]无上大法难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红茶
- [佛理禅机]知足不是得少为足
- [生活故事]因为有禅,所以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