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景不虚度念佛往生
老年净业行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属于自己的时间充裕,自主支配的空间更多,应当在净业上比忙碌的青壮年更行功进步,感得加持,取得成就。
平日里,老年净业行人应当有一个规律的生活,除了买菜做饭,洗衣家务,剩下的大量时间应当一心办道。少去闲谈是非家常,应在家或静坐念佛,或绕经念佛。一日之中,为自己定下课数,或一万,或三万。道业勤,则世情淡,倘若任自己放逸,日日虚度,转眼是生死年关。一旦失却人身,便是万劫沉沦。
老年人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反观自己几十年的恩怨悲欢,应该总结出人生的苦空无常。进而放下世情,一心念佛。若儿女孝顺,当观世事无常,本质为苦,不做留恋。若儿女不孝,当观人生随处讨债讨怨,怨憎会苦,更当生发厌离心,求生净土。
若衣食无忧,当思是前世积累福德,现今享福日日消减,福若消尽,苦必现前。故当精勤念佛,求生净土。若年迈之年,经济上仍然捉襟见肘,当思为宿业酬偿,如今我老了,因宿世恶业所致,还不能安享晚年,还要为衣食住行而忧愁,想西方净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而浊世物价飞涨,一餐一饮皆来之不易,更当深发厌离心,精勤办道,刻苦求证,争取早日蒙慈母救度,往生西方净土,脱离这一世的苦报身。
老年净业行人,生命已到暮年,想孤坟尚且常埋少年魂,而我生命之路已快走到尽头,想到此,便不敢放逸。一朝无常到,奈何业力牵。当放下万缘,减淡世情,专一念佛。老年人宜修净业,念经持咒参禅对我而言时间已经不够用,主要还是念佛,并深发厌离心,发求生净土愿。
人身难得,况我岁暮蹉跎才得遇念佛法门,更不可放逸懈怠。人生已进入老年,如果还日日麻将哗啦,唱歌跳舞,黄昏恋,扭秧歌,在墙根底下晒太阳,养花弄草,侍猫逗狗……岂不是耽误了这个难得的人身?实在是糊涂!老年人的生命已经是以秒倒计,窗外草木一荣一枯,我的头上便又添几许白发,额上又生几许皱纹。想那气弱体衰,昨日旧痛未除,今日又添新疾,这都是无常在门外渐进的脚步声在催我等的命,焉敢不虔诚念佛,求慈母的救度?
人生几十年悲苦交煎,才知行功进步菩提;
晚景不虚度念佛往生,方证弥陀救度本怀。
- 上一篇:要趁身体强壮之时办往生大事
- 下一篇:万德洪名威神不可测量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大安法师:忏除业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 仁德上人:为什么念佛的人多而往生的人少?
- 仁禅法师:念佛修行路上的两大歧途
- 大安法师:临命终时最后一念没在阿弥陀佛上,能否往生?
- 宏圆法师:要想往生就要万缘放下、一心念佛
- 仁德上人:怎么样才算是明明白白地念佛?
- 印光大师:念佛人静坐时也必须念佛
- 净界法师:念佛人为什么要把心带回家?
- 净界法师:下定决心要往生就不要拖
- 印光大师:念佛不能恳切的原因是什么?
- 昌臻法师:念佛应该怎么念?念佛的秘诀与方法
- 梦参法师:学佛者可以不求往生极乐世界吗?
- 大安法师:忏除三障诸烦恼是哪三障呢?
- 大安法师:怎么判断自己是真信?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爱情?
- 大安法师:从极乐世界回到娑婆世界的人还会退转吗?
- 大安法师:凡夫的六根是轮回的根源
- 印光大师:念佛法门只要具足信愿持佛名号就可以仗佛慈力
- 净界法师:如何才能往生?对娑婆世界的爱取调伏到很低
- 印光大师:生病时除念佛求接引外,不起一念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与人生]妨碍善行,损耗钱财的六种过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汉传人物问答]学佛最终只是让自己和众生解脱吗?
- [佛化家庭]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佛与人生]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学常识]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说四圣谛的目的
- [人物故事]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济颠和尚的神奇传说
- [禅宗文化]灵隐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刹灵隐寺介绍
- [黑茶]认识黑茶,黑茶的分类与营养功效
- [禅宗思想]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宗门故事]无上大法难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红茶
- [佛理禅机]知足不是得少为足
- [生活故事]因为有禅,所以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