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苦
人生是苦
佛说人生是苦,许多人听了不以为然。
有人说:人生有苦有乐,如何只有苦呢?是呵,在感觉上,佛法也承认人有苦受、乐受。之所以说人生是苦,是对其本质的透视。
生活中,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憎嗔恚苦、五蕴炽盛苦,这是人们所共知的。至于“腰藏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或“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之类,想来不会有人觉得是苦。但以佛法的智慧来看,同样也是苦,名之为坏苦。因为这种快乐既不稳定又难持久,同时还是引发痛苦之因。
比如洗澡该是件乐事,但前提是想洗澡。若是不想洗,就成负担了。而洗澡时产生的快乐也不会持久,若是必须没完没了地洗下去,乐就转而成苦了。何况养成洗澡的习惯之后,一旦没有条件满足这个习惯,也会因此感到痛苦。事实上,任何通过欲望满足获得的快乐都是如此,终究是苦多乐少。
也有人说,因为有苦才能显出快乐。就像天气热了,清风徐来才觉得快乐;肚子饿了,饱餐一顿就成为享受。然而,佛陀却告诫人们要解脱痛苦,若是没有痛苦衬托,快乐岂不是随之消失?那样的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和意义呢?
承认人生有苦有乐,似乎是合理的。可人们是否都甘于接受这个现实呢?事实上,人类千百年来的所有努力,无非是为了远离痛苦,获得快乐。可见,离苦得乐不仅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人类共同的意欲,并非佛教特有的追求。
佛教所说的人生是苦,是让我们认清所面对的现实,并非要我们认命,更不是想方设法地逃避。而是让我们以理性的智慧,寻求痛苦的真正起因,从而在根本上消除它们,获得究竟的涅槃之乐。
相关阅读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仁德上人:人生的真实价值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济群法师: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济群法师: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济群法师:安贫乐道和不思进取的区别是什么,如何正确理解?
- 本性法师:退步原来是向前
- 仁德上人:快乐逍遥歌
- 仁德上人:人与人相处过程中需要互相理解、诚敬
- 济群法师:有烦恼的时候怎么办,如何解决?
- 济群法师:怎样才是见到如来?
- 济群法师:我们要从因果看世界吗,任何事都是有原因的吗?
- 济群法师:自卑且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该怎么调整心态?
- 大安法师:生命分为几个阶段?十个阶段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相关名词
推荐内容
热门推荐
最新更新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与人生]妨碍善行,损耗钱财的六种过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汉传人物问答]学佛最终只是让自己和众生解脱吗?
- [佛化家庭]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佛与人生]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学常识]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说四圣谛的目的
- [人物故事]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济颠和尚的神奇传说
- [禅宗文化]灵隐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刹灵隐寺介绍
- [黑茶]认识黑茶,黑茶的分类与营养功效
- [禅宗思想]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宗门故事]无上大法难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红茶
- [佛理禅机]知足不是得少为足
- [生活故事]因为有禅,所以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