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有统计佛教兴盛时大约有多少个寺庙吗?
善士问:
丛林寺院有朝廷敕建的,有出家人兴建的,还有沙弥建丛林的事例。佛教史上,有没有统计哪个朝代或哪些地区,在佛教最兴盛的时候,大约有多少个寺庙?
星云大师答:
在佛教史上,都有这样的统计。佛教从传入到西晋末年,还不到五十间佛寺,南北朝时,佛教十分兴盛,光是洛阳,就有一千多所;《洛阳伽蓝记》记载,隋唐时寺庙多达几万间。后来逐渐地减少,因为,历朝帝王有的信佛教,有的反佛教,帝王嫉妒佛教田地、财富太多,就要与佛教争斗,就想消灭佛教。
所以,寺庙的存在,视当时帝王或政府对佛教的看法如何而有增减,有的帝王觉得三万间就够,有的帝王觉得二万间就够,那么,结果就会有所不同。我认为,佛教不要太有钱,一旦太有钱,把寺庙建得太过富丽堂皇,社会人士就要妒忌,政治人物也会不放心;出家人还是清贫修道,平安为最上策。
佛教经过“三武一宗”教难,北周武帝、北魏太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的毁佛,佛教受到很大的伤害。不仅“三武一宗”,到了太平天国的毁灭佛教,民国时代号称“基督将军”的冯玉祥灭佛,甚至,文化大革命时,佛教受到严重的伤害,文化遭受严厉的摧残,真是非常可惜!
相关阅读
- 星云大师:怎样转贪瞋痴为戒定慧?
- 星云大师:为什么说布施、设斋没有功德?
- 星云大师:佛陀放光是放什么光?
- 星云大师:善知识要具备那些条件?
- 星云大师:无根禅师找房子,也和放下有关系?
- 星云大师:佛教的礼敬方法与其他宗教有什么不一样吗?
- 星云大师:《摩诃僧祇律》水中捞月故事主要表达什么?
- 星云大师: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的解释
- 星云大师: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的意思
- 星云大师:无念法门,十种分别,何以无别?
- 星云大师:为什么说人有二种,法无二法?
- 星云大师:迷悟之间差几许?
- 星云大师:什么是曹溪大师的修行法门?
- 星云大师:「定」与「慧」的关系如何?
- 星云大师:什么是一行三昧?
- 星云大师:什么是「障道因缘」?
- 星云大师:如何「看心观静」?
- 星云大师:何谓顿渐利钝?
- 星云大师:何谓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 星云大师:如何对治「尘劳妄想」?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星云大师:怎样转贪瞋痴为戒定慧?
- 星云大师:为什么说布施、设斋没有功德?
- 星云大师:佛陀放光是放什么光?
- 星云大师:善知识要具备那些条件?
- 星云大师:佛教的礼敬方法与其他宗教有什么不一样吗?
- 星云大师:《摩诃僧祇律》水中捞月故事主要表达什么?
- 宽运法师:修行其实就是修心
- 如瑞法师:烦恼从哪儿来?
- 如瑞法师:把苦难当成老师,苦难皆是助道缘
- 慈庄法师:人有三事胜过诸天
- 慈庄法师:为什么要把功德回向给别人?回向的意义
- 慈庄法师:阿难问佛陀的四个问题
- 白云禅师:无明的突破是否牵涉所知障?
- 白云禅师:福德与功德有何差别?
- 白云禅师:“法相假立”的法义是什么?
- 证严法师:善是什么?
- 一诚法师:为什么嗔心“第一难治”,如何治嗔恨心?
- 本源法师:善的标准是什么?
- 弘一法师/庆裕:心地坦然才能恰到好处
- 如瑞法师:发愿后要做到不忘初心,不偏离目标
- 虚云老和尚:虚云老和尚:见佛、闻法、遇善知识之难
- 济群法师:世上没有坏人坏事会怎样?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静波法师:突破就会升华而解脱 否则即被束缚和困扰
- 仁清法师:什么是诽谤正法?
- 静波法师:皈依三宝减轻业障
- 正净法师:礼佛发愿忏悔文
- 仁清法师:怎样念佛号才得力?
- 本源法师:学佛次第很重要 必须注重闻思修!
- 广超法师:怎样理解“涅槃寂静”?
- 慧广法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 觉真法师:不是牺牲也非放弃,给与是一种生命力
- 杜一心:为什么达摩禅法在北朝受到明显排挤?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相关名词
推荐内容
热门推荐
最新更新
- [星云大师]怎样转贪瞋痴为戒定慧?
- [普洱茶]普洱茶越苦越值得收藏吗?
- [禅宗文化]郁山主《悟道诗》的禅意
- [哲理故事]有蚂蚁啃骨之精神,必会成功
- [佛经故事]偷莲花的“鸳鸯”
- [华严经]立志如大山,种德若深海
- [佛与人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佛学常识]佛宝节为什么又叫做浴佛节?
- [星云大师]为什么说布施、设斋没有功德?
- [红茶]红茶发源于什么时候,哪个地方?
- [禅宗文化]憨山大师《雪里梅花》的禅意
- [哲理故事]别埋怨,坚持最重要
- [佛经故事]佛陀降伏毒龙的故事
- [佛与人生]安定自己,安定他人
- [佛学常识]佛教的根本精神与教化方式
- [星云大师]佛陀放光是放什么光?
- [绿茶]四川峨眉山什么茶最有名?峨眉山竹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