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情绪,管理情绪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情绪与我们形影不离,像最亲密的爱人,无时无刻不陪伴着我们。这样一位伴随我们一生的“爱人”,你认识它吗?
情绪大致分为两类:
积极情绪(促使人积极的活动)和消极情绪(削弱人的活动能力)。这里要提防一个误区:认为消极情绪不好。消极情绪就好比人生做减法,脾气暴躁的人可以把火减一减;过度思虑以至于失眠,可以把思想减一减;成天好动躁动,也可以把躁动减一减。减法有时也是我们所需要的,所以消极和积极都是相对自己所需,没有绝对的好坏。
认识了情绪,那怎么管理呢?
一、尊重并允许情绪的发生,并觉察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情绪;
二、评价这个情绪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影响;
三、觉知这个情绪给你带来的影响是不是你想要的;
四、如果不是你想要的可不可以调换情绪。
当情绪生起时,就要觉知这种情绪。如果按照情绪的指引,这种情绪会伤害到别人吗?会伤害到自己吗?如果又伤人又伤己,就要检查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情绪起来的。如果不会伤害人,就按照情绪所指引的该发火发火,该交流交流,但要确定对别人没有伤害。情绪起来了,要从源头上寻找原因,不要强行地堵塞或躲避它,而要把它内在的根源性问题疏导出来。
我们都知道100度的水会烫人,火掉在脚上会很痛。当你真正知道时,看到开水、火要来了,自己就知道躲避伤害。当能够认知情绪了,不用别人教,你自己就会去控制情绪以规避可能带来的伤害。只要持之以恒按照这种简单的方法去修炼,幸福的人生就指日可待。
摘自:智海法师《茶与人生》系列讲座
原文标题:厉害了,我的“情绪”!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圣水梵行
- 上一篇:修行人定中上升忉利天看见天王在说十善法
- 下一篇:行善,你有准备吗?
相关阅读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明海法师:凡夫有情绪是正常的,不要过分地苛责自己
- 法藏法师:如何面对负面情绪?接纳原谅与祝福曾伤害自己的人?
- 明海法师:为什么上台发言会结巴?如何解决?
- 昌善法师:总是忍不住发脾气怎么办?
- 明海法师:快乐或悲伤,只是一个无常的变换
- 智海法师:善知识必须要具备的条件
- 智海法师:眼瞎不可怕,可怕的是眼明却看不见真相
- 智海法师: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
- 智海法师:掌控欲望的开关
- 智海法师: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
- 智海法师:逆缘是成就你的菩萨
- 智海法师:奉献自己,就是成就自己
- 智海法师:离苦得乐的秘诀
- 济群法师:不要糊里糊涂跟着感觉跑
- 智海法师:你喜欢的,往往是造就痛苦的因
- 智海法师:你的痛苦、欢乐、纠结,都是业力的显现
- 智海法师:众生如果要解生脱死,方法要落实在戒德、行处上
- 智海法师:菩提心,佛眼中的“命运共同体”
- 宽运法师:修行先从控制情绪开始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相关名词
推荐内容
热门推荐
最新更新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与人生]妨碍善行,损耗钱财的六种过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汉传人物问答]学佛最终只是让自己和众生解脱吗?
- [佛化家庭]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佛与人生]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学常识]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说四圣谛的目的
- [人物故事]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济颠和尚的神奇传说
- [禅宗文化]灵隐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刹灵隐寺介绍
- [黑茶]认识黑茶,黑茶的分类与营养功效
- [禅宗思想]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宗门故事]无上大法难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红茶
- [佛理禅机]知足不是得少为足
- [生活故事]因为有禅,所以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