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多次出家的前世因缘
劝人还俗的恶行
《长部注》告诉我们,吉答比库为什么在最后一世证得阿拉汉果(arahant)之前,必须还俗那么多次。在很久、很久以前,咖沙巴佛(Kassapa)传法时,有两个朋友加入僧团。
其中一人受不了比库生活的艰苦,想要还俗回家。他的朋友鼓励他还俗,以此来满足自己的优越感,这个丑恶的动机,在很晚之后的苟答马佛(Gotama)时结果。它导致这个恶友——如今的吉答比库,经历至少六次的还俗羞辱,且须请求重新加入僧团。①
因果不灭的法则
这显示出,有些业如此强烈,果报也难以抵挡,只能以忍耐与了解来度过。但由於我们不知自己生活中的某些影响,是否是这种业的结果,或如果正是它们,它们还要多久才可能耗尽,这使我们有必要努力来加以对抗。撇开其他一切不谈,这种努力是有其价值的,虽然在此世它可能显得无效,但最后它仍会带来善果,因果不灭的法则确保任何努力都不会白费。
和别处一样,佛法在此鼓励我们,要勇於面对每个宿命论的形式——最令人萎靡不振与气馁的人生观——即使在它最微妙的伪装情况下。它鼓励我们勇敢地从失败中站起来,有随时准备再次尝试。
无论多么挫折——在对抗渴爱与无明战场上,痛苦与心碎的挫败,真正的佛弟子永远不会承认任何挫败是最后的。就如身经百战的战士般,我们必须准备失去每一场战役,除了最后一个之外,坚信只要努力不懈,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属於我们的。
原注
① 《长部注》(针对DN 9)
- 上一篇:第一章 六度出家与还俗
- 下一篇:第一章 「布施第一」的女施主:维沙卡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 第一节 愚人食盐喻
- 第一回 拜众童子
- 1.为步行而行
- 第二节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师利
- 第三节 以梨打破头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与阿难(一)
- 第一回 溯源流书生说法 警痴顽菩萨化身
- 第五节 渴见水喻
- 第四节 妇诈称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节 千金小姐!万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录 总劝
- 前言
- 第八节 山羌偷官库衣喻
- 第六节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弥伽
- 第九回 拜休舍优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脱长者
- 第七节 认人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贤菩萨
- 摩登伽女与阿难(二)
- 第十节 三重楼喻
- 摩登伽女与阿难(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节 序说
- 第十一回 拜胜热婆罗门
- 第十五节 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节 叹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颠覆了
- 第三章 一两个钟头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优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见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以「慈悲观」离「瞋念」
- 一串佛珠 无限祝福
- 曹溪一觉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简和尚的故事
- 菩萨的化身
- 算命与改运的故事
- 一个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紧去做吧!
- 鹦鹉婆罗门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伤害
- 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济颠和尚的神奇传说
- 济公和尚重建净慈寺的神话传说
- 缺点的功德
- 菩萨与鸟窝
- 伪善世界不可信
- 恶妇害婆终害己
- 同样供养跛脚修行人,善人得金银,恶人得毒蛇
- 文殊菩萨仗剑刺佛的故事
- 《慈悲三昧水忏》的神奇来历
- 愚人集牛乳喻的原文、译文、寓意
- 鸽王自救,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点
- 道信大师倒插柏的传说
- 武则天、献明肃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施者的放下
- 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断,只会犯下可笑的错误
- 持莲观音是什么菩萨?持莲观音的故事
- 三岁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龄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盐的原文和译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恶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气和 自度度人
- 马需调教,树要修剪,人需约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魅力、体现自己价值
- 从来不丢东西的妇人,只因她前世做了这件事
- 世俗王子从圣人走向神坛,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简介
- 盲人摸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来藏经》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来对待
- 借花献佛的由来,释迦牟尼前身以花供养燃灯佛
相关名词
推荐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