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弘一大师持律守戒,不杀生的事例

近代中兴律宗的弘一大师,他的持律守戒精神,堪称典范,令我们常忆、常念。丰子恺先生在他的《为青年说弘一法师》一文中回忆说:有一次,他到我家,我请他籐椅上坐...[阅读全文]
坐禅第一离婆多尊者的出家故事

在诸弟子中,离婆多尊者从禅入定,心不错乱,被称为“坐禅第一”。据《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经》卷四记载,尊者善于降伏恶魔,收服外道,保护佛法不受破坏。“离婆多...[阅读全文]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当狮王的故事

无量劫前,释迦牟尼佛曾为一狮王,名肢具,它对一切众生均有大慈大悲之心。肢具以水果、树叶为食,住在人迹罕至的山洞中。后来有一对猴父母,生下两只小猴后,便将...[阅读全文]
清朝和尚佛安的出家与往生故事

清朝有一位和尚叫佛安,那我们想想可能是见到阿弥陀佛了,心才安了,“一切恐惧,为作大安”。他的字呢,又叫誓愿,发誓一定愿生西方净土中。这位僧人出家的缘起非...[阅读全文]
大净志尊者为什么被誉为“闲居第一”?

《金刚经》中所讲的“大净志尊者”,梵语“赖吒和罗”。未出家前,赖吒和罗是一位富家公子,父母亲晚年得子,对他疼爱有加,财富、豪宅、妻妾、奴婢等等应有尽有,...[阅读全文]
供养出家人是做功德的最好方法

唐朝的时候,唐太宗崇信佛法,跟玄奘法师交好,两个人之间有过一段非常经典的对话。唐太宗曾经问玄奘法师,我想做点功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玄奘法师说,佛法需...[阅读全文]
佛会生气吗?佛陀对罗睺罗尊者生气的故事

佛还会生气吗?这是肯定的。佛是会生气的,但是佛的生气那不是嗔恨心,它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爱护之情。这就好比是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生气的时候,不是嗔恨心,是父母...[阅读全文]
相关名词
推荐内容
最新更新
- [慈庄法师]为什么要把功德回向给别人?回向的意义
- [禅茶]乾隆是如何以茶倡廉的?
- [禅宗文化]什么是“南顿北渐”?
- [人物故事]佛陀十大弟子之论议第一的迦旃延
- [哲理故事]角度变了,心情就变了
- [佛与人生]有信心便能安心
- [佛学常识]往生普佛与延生普佛有什么不同?普佛是什么意思?
- [慈庄法师]阿难问佛陀的四个问题
- [绿茶]青城雪芽属于什么茶?四川都江堰最有名的青城雪芽介绍
- [禅宗文化]“南能北秀”是怎样演变为南北二宗的?
- [哲理故事]学会接纳,也就学会了快乐
- [佛经故事]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 [佛与人生]知道紧张,就会放松
- [佛学常识]舍利弗为何称智慧第一
- [白云禅师]无明的突破是否牵涉所知障?
- [普洱茶]生茶、熟茶存多长时间适合喝?
- [禅宗典藏]《禅苑清规》规定如何繁复琐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