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也会打电话
十年前,一位小女孩跟着她的爸爸经过我的办公室,看到我在打电话,居然一脸诧异的问她爸爸:“和尚怎么会打电话?”听到后,使我感到哭笑不得。其实,在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讲“和尚还会用手机、和尚还会用电脑、和尚还打的、和尚还会开小车、和尚怎么也坐飞机等等。”说这些话的并不都是孩子,很多成年人都这么说,甚至很多人还带着不屑、不理解、戏虐的口吻和表情。
其实,这些人对佛教的知识非常缺乏和了解。大多数人都认为佛教是落后的、迷信的;认为佛教永远都应该是过着原始人的生活,每天都应该面对着青灯古佛,深居深山而不染世尘。
佛教,与其它宗教区别就是:佛教是讲科学的,佛教是领先于时代的。佛教浩瀚的经典,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求得诸法实相。”“诸法”即是对宇宙中万事万物的总称,“实相”即真理、真相。佛教无论是教人学习也好,修行也好,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让众生觉悟宇宙中万事万物的真理和真相。试想如果佛教是迷信的,不讲科学的,那么还有必要去追求真理和真相吗?
释迦牟尼佛,从出家修行学道,到菩提树下得到圆满觉悟,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终其一生都是在追求真理、觉悟真理、宣扬真理。那么释迦牟尼佛觉悟的真理是什么呢?他觉悟到宇宙万物都是有因缘和合而成,非某种超人的神创造,亦无超人的神主宰。万物皆有规律,一切皆由因果。他觉悟到物有成、住、坏、空;人有生、老、病、死。一切万物皆有四大(地、水、火、风)所组成,四大又是无常的,运动的,互换的,非有的又非非有的、非空的又非非空的。故有“色(物质)即是空(物质运动过程),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至理经典。
殆至释迦牟尼佛之后,历代高僧大德无不是在宣扬真理阐释科学,如中国唐朝高僧一行大师本名张遂,(公元683年-727年)是中国唐代的天文学家和比丘(佛教指和尚)。汉族,邢州巨鹿人(今河北省邢台市),咸亨四年(公元673年),出生于魏州昌乐(今河北魏县)。青年时期出家当了和尚,一行是他的法名。他的主要成就即是全世界第一位最精确的测出地球子午线的长度,编制《大衍历》。《大衍历》结构严谨,演算合乎逻辑,在日食的计算上,首次考虑到全国不同地点的见食情况。《大衍历》比以往的历法更为精密,为后世历法所师。另外僧一行还是发现恒星运动的第一个中国人,他用“浑天铜仪”、“黄道游仪”等仪器,测定了150多颗恒星的位置,多次测定了二十八宿距天体北极的度数。从而发现恒星在运动。根据这个事实,张遂推断出天体上的恒星肯定也是移动的。于是推翻了前人的恒星不运动的结论,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公元1656――1742)年也提出了恒星自己移动的观点,但比僧一行的发现晚了一千多年。
近代,研究佛法同时研究科学的佛教学者也很多。在此不一一枚举。佛教与科学其实是密不可分的。孙中山说过:“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乃救世之母。”爱因斯坦:“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瞎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瘸子。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鲁迅:“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性有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他居然早已明白地启示了。”
一直以来,佛教就自身存在的世界观认为“佛教是教育,而不是宗教。”佛教自古以来就是承担着教育众生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从而解脱无明和烦恼的束缚。佛是众生的根本老师,相当于博士生导师,菩萨相当于大学教授,法师相当于老师。师者:传道、解惑、授业也。试想,作为教育和普度众生的老师来说,如果落后于时代,甚至是被时代所淘汰,那么如何去教化众生呢?
当今科学昌明,高科技的工具层出不穷,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大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佛教信徒遍布全球,僧人们能合理利用先进的工具去普度众生,利益众生,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方便了广大信徒。唐玄奘去西天取经的时候骑的是白龙马,那是当时最先进的交通工具了,而今天的飞机和汽车为什么就不可以为弘法利生做贡献呢。当我们得到美国信徒的邀请,去参加一个讲经交流活动,假如时间为一个星期,如果我们还去骑白龙马的话,那么到美国的时候人家的法会早已结束。现在的E-mail、msn、QQ等即时信息工具,缩短了世界的距离,也加速了工作的效率。本来我们可以用E-mail、msn或QQ就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却不去用,还要去用马车或邮差去送邮件,我想这样的事情只有傻瓜才去做了。
佛法在时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寻兔角。道家也有“大隐隐于世,小隐隐于野”之说。真正的修行人,是要与众生打成一片,要引领众生领先于时代,要做到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从而达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最高境界。
- 上一篇:佛经里的秘密
- 下一篇:生生世世的爱——一个真实的轮回
- 因果报应
- 嫖娼有报应吗?真实的嫖娼报应
- 佛典故事
- 禅宗公案
- 邪淫现世报:二男女车上纵欲酿车祸被烧死
- 我忏悔,我的报应来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学佛与富贵
- 与卖淫女风流一次 70岁花心老汉染恶疾
- 被烧死的蛇
- 佛学故事
- 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
- 邪淫的隐形果报 谁都逃不掉
- 念地藏经招鬼?不敢念地藏经的请进来
- 民间故事
- 大难不死 意外获得足以致富的特异功能
-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
- 鸟为食亡,人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刚经故事
- 一盆洗脚水的警示
- 损友导淫 精尽丧命
- 佛教因果报应的真实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触犯,不断淫欲心难清静
- 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
- 善护口业,免遭大难
- 智慧故事
- 心经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这两个因果故事,让你了解什么是业障
- 两性关系
- 地藏经故事
- 十大弟子传
- 为老公念心经,菩萨真的加持为其开智慧了
- 学会心平气和
- 夫妻姻缘天注定,能改变吗?
- 吃亏是在给自己积福
- 梅兰芳父亲倾囊布施 终获善报
- 当代最受欢迎的佛学大师及其代表作
- 智商不高 却很幸福
- 鹦鹉婆罗门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伤害
- 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济颠和尚的神奇传说
- 济公和尚重建净慈寺的神话传说
- 缺点的功德
- 菩萨与鸟窝
- 伪善世界不可信
- 恶妇害婆终害己
- 同样供养跛脚修行人,善人得金银,恶人得毒蛇
- 文殊菩萨仗剑刺佛的故事
- 《慈悲三昧水忏》的神奇来历
- 愚人集牛乳喻的原文、译文、寓意
- 鸽王自救,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点
- 道信大师倒插柏的传说
- 武则天、献明肃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施者的放下
- 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断,只会犯下可笑的错误
- 持莲观音是什么菩萨?持莲观音的故事
- 三岁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龄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盐的原文和译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恶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气和 自度度人
- 马需调教,树要修剪,人需约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魅力、体现自己价值
- 从来不丢东西的妇人,只因她前世做了这件事
- 世俗王子从圣人走向神坛,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简介
- 盲人摸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来藏经》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来对待
- 借花献佛的由来,释迦牟尼前身以花供养燃灯佛
-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
- 以平等心面对芸芸众生,是菩萨的道德
- 梁武帝与佛教有什么关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个寺?
- 佛陀度化悭贪长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问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别人的好并懂得回报
- 盲人打灯笼,即与人方便,也与己方便
- 禅师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弃天性
- [其他汉传法师]怎么才能把现前之事入到唯心之理
- [其他汉传法师]为什么做了这么多的供养却没有功德?
- [红茶]工夫红茶为什么叫工夫红茶?
- [禅宗公案]什么是道?清净之水
- [生活故事]和尚也会打电话
- [哲理故事]量大才好做事,树大方能遮阴
- [佛与人生]心存佛念 不忘念佛
- [佛学常识]出家僧人的四威仪
- [正净法师]礼佛发愿忏悔文
- [佛源法师]投胎是个大问题,信愿坚固就不会走错路
- [梦参法师]念佛念到什么程度能往生?看破放下
- [绿茶]金山翠芽属于什么茶?镇江金山翠芽的产地与特点
- [禅宗文化]禅偈是什么意思?
- [哲理故事]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
- [佛经故事]鹦鹉婆罗门的白狗
- [佛与人生]弘法利生道场的人才应当顺于法去成就保护
- [佛学常识]生理期和孕妇能去寺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