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深沉的爱
一、是他害死了母亲
一年之前,我开始和他冷战,不称呼他父亲,不和他说话,他成了我的世界里最鄙夷的人。在这之前的17年,我一直以为他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
母亲工作忙,他包揽了家里所有的体力活,母亲的汽车都是他来擦洗和保养,母亲累时他帮她捏肩,有时候连洗脚水都给她准备好,我的家长会从来都是他参加,有时候连衣服都是他帮我买。姥姥家的人却不是那么喜欢他,或者是因为母亲是学校当年的校花,而他穿了内增高鞋垫才和母亲一般高,或者是他不像别人家的丈夫那样精干,而是只能每月拿回固定的工资,家里的奢侈品和绝大部分的花销都是优秀的母亲凭着自己的能力挣来的。可是,我和母亲知道他是一个好男人,这足够了。
我一直以为日子可以这样幸福地过下去,可是,一年前,由于他,所有的事情都改变了。
时值年末,母亲正为单位的年终工作忙得焦头烂额,日夜不能眠,而他自作主张地订了车票要母亲和他去海南旅游,母亲一直在说不去,他却那么坚持,确切地说,是我记事以来第一次那么的坚持,坚持到整夜地不睡,做母亲的工作,最终母亲跟他去了,而这一去,母亲再也没能回来。
而这一切,我归咎于他。如果不是他,我怎么会失去了亲爱的妈妈。
二、丢了最后的情意
当然,这些还不足以让我像个仇人一样愤恨他。
我以为这么多年的恩爱夫妻,母亲去世后,他会无比地痛苦或者心疼。可是,我看不到他的痛哭和内疚,反而看到他以超常的热情去争取母亲事故后的赔偿金,他跟肇事者去交涉,并且两天便处理完了,领到了赔偿金。母亲的遗体只在太平间里待了51个小时便被火化了,有朋友给他出主意,让他晚些处理,这样还可以向事故方多争取一些赔偿,他却犹豫着,说:“每天的冰冻费用要二百多块。”这句话让我开始恨他,即使他在夜里跑到母亲的遗体旁跪着哭泣,我也把这些看做是虚伪的造作。
母亲的葬礼,他操办得简单至极。
我拿出母亲最爱的一枚钻戒想埋在母亲身边,他思忖了半天,最终拿去装在自己的衣兜里。我在母亲的灵堂旁握紧了拳头,为母亲百般地不值。她若是知道自己嫁了这么多年的男人是这样的嘴脸,九泉之下该是怎样的凄楚,而他这样的一个动作,把我对他最后的情分也弄丢了。
实际上,这次事故之后,母亲的家人全都和他断了来往,小城里知道这事情的人都把这个叫做刘湘强的人称为刘想钱。
心里的感觉由厌恶成了愤恨。我退了学,喝酒,打架,他在夜半找到我的时候,我要么是醉得一塌糊涂,要么是伤痕累累地睡在马路上。
他总是沉默着把我带回家,给我擦洗伤口,煮蜂蜜水,我醒来时便看到他的眼光,有着祈求还有着无法掩饰的愧疚,我为自己能带给他这样的折磨而觉得安慰。
三、我要为了母亲振作
他终于决定要和我好好地谈一次。他说:“你的母亲一直希望你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为了她,你也不能这样自暴自弃。”这是母亲去世后,他第一次在我面前提起她。我冷冷地望着他,不知道他在为了那些赔偿金草草地处理了母亲的后事之后,有什么样的资格来对我说这样的话。他絮絮叨叨地说着,眼里竟然还有了泪花,他说:“不管你理解不理解,我都是为了你和这个家。”
我不理解,也不能理解,但是他的话也触动了我,是的,母亲一直希望我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为了母亲,我也要振作起来。我再没有像以前那样叛逆,我凭借自己的努力找了一个工厂,踏踏实实地在车间里开始干起,半年的时间便从工人干到了带班班长,我的话依然很少,听到别人偶尔提到他的名字时我依然很窘迫,然后把这些窘迫的情绪带回家,跟他大吵大闹。
即使我如此,也没有人同情他,他们反而觉得我是个仁义的孩子,只有奶奶袒护他,说我不懂事,甚至搬出古训来教育我,她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这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你那么对待他会后悔的。”
我斩钉截铁地说:“不会。”
确实不会,他生了病,整夜地咳嗽,开始我还有一丝丝的担心,后来习惯了便开始烦他的咳嗽声。
直到有一天早上,他忘记关卫生间的门,我进去洗脸,发现他手里的纸巾上面有醒目的血块,我才知道他病得很厉害。我心里一紧,到底这世界上我最亲近的人只剩了他,我还没有修成他那样的狠心,于是装作漫不经心地说:“去医院查查身体吧。”他一连声地答应着,竟然很开心的样子。
又一个冬天来了,他的身体一天比一天糟糕,我看到他吃大把的药,却不见有效果,他总是咳,咳得仿佛用尽了全身的气力,咳得脸一天天黑下去,身体瘦了一大圈。
我开始讨厌起这个冬天来,怎么这样长,他老也不见好起来。
四、最沉默的爱
第二天,正在上晚班,门卫说有人找我,跑出去看,是母亲的领导,他说:“我早上在医院看到你父亲了,思量再三,我必须要告诉你一件事情。”
他说:“你一定很恨你的父亲,但是,别人有任何的理由鄙夷他,唯独你不可以。年末的时候,你母亲不是因为工作忙着急,而是她挪用了公司大量的现款去炒股,亏空了近50万,即将年末审计,你母亲为此慌了手脚,而你父亲根本不是约了你的母亲去旅游,而是同她一起去找亲戚借这笔钱,没想到却出了车祸,而公司的审计部门那几天已经开展了工作。当初,你父亲着急取回死亡赔偿款,是因为要把亏空归还给我们公司。
“你的父亲不是没有计算过,缓些时日处理你母亲的丧事,可是,如果能早些拿到钱还给公司,你母亲的名誉就不会受损,可一旦时间拖长了,她亏空公款的事就会曝光。他爱她,所以,不希望她死后还背上这样的罪名,于是,他选择了拿不多的赔偿金,并草草地办了丧事,甚至卖了你母亲最爱的钻石项链,填补了她的亏空,这一切都是我帮他办的。其实,他说过要我为他保守这个秘密一辈子,可是,医生说他已经到了肺癌晚期。对于这样的好人,让他背负着你对他的恨离开这个世界,我不忍心。”
这个消息像炸雷一样在我耳边炸裂开来,我没来得及换下工作服便朝着家里疯了一样地跑。
我回去的时候,他还在床上躺着,看我回来,着急地起床要给我做饭,我叫了声“爸爸”,在他面前直直地跪了下去,他想扶我起来,因为用了力,又开始咳,每一声,都咳在了我的心坎上。
我终于明白,母亲为什么会对这样平凡的父亲情有独钟,因为他才是真正的男人,隐忍而厚重,他给我们的爱宽厚如山,似溪流,润物而无声。
(陈璐摘自《爱人》2009年9月月末版图/贾雄虎)
- 上一篇:生命结算单
- 下一篇:面对亲人的伤害 母亲选择了宽恕
- 因果报应
- 嫖娼有报应吗?真实的嫖娼报应
- 佛典故事
- 禅宗公案
- 邪淫现世报:二男女车上纵欲酿车祸被烧死
- 我忏悔,我的报应来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学佛与富贵
- 与卖淫女风流一次 70岁花心老汉染恶疾
- 被烧死的蛇
- 佛学故事
- 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
- 阿弥陀佛的故事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
- 邪淫的隐形果报 谁都逃不掉
- 念地藏经招鬼?不敢念地藏经的请进来
- 民间故事
- 地藏经感应
- 金刚经感应事迹
- 大难不死 意外获得足以致富的特异功能
-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
- 鸟为食亡,人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刚经故事
- 一盆洗脚水的警示
- 损友导淫 精尽丧命
- 佛教因果报应的真实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触犯,不断淫欲心难清静
- 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
- 念诵《心经》,心想事成
- 念诵地藏经的真实感应六则
- 佛咒感应
- 善护口业,免遭大难
- 智慧故事
- 心经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这两个因果故事,让你了解什么是业障
- 两性关系
- 地藏经故事
- 心经故事
- 十大弟子传
- 持莲观音是什么菩萨?持莲观音的故事
- 三岁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龄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盐的原文和译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恶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气和 自度度人
- 马需调教,树要修剪,人需约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魅力、体现自己价值
- 从来不丢东西的妇人,只因她前世做了这件事
- 世俗王子从圣人走向神坛,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简介
- 盲人摸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来藏经》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来对待
- 借花献佛的由来,释迦牟尼前身以花供养燃灯佛
-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
- 以平等心面对芸芸众生,是菩萨的道德
- 梁武帝与佛教有什么关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个寺?
- 佛陀度化悭贪长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问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别人的好并懂得回报
- 盲人打灯笼,即与人方便,也与己方便
- 禅师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弃天性
- 从惜福看穷三代还是富三代
- 大乘心难发,不愿再发大乘心的舍利弗
- 听经的蛤蟆,命终后脱离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宫
- 学佛贵在实行,坚持不懈地去修一个法门,终会成功
- 熟悉经藏的比丘与精进修道的比丘
- 佛教历史上与水陆法会有因缘的高僧
- 借事磨练,善用其心,让心走出烦恼的牢狱
- 薄拘罗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却都毫发无损
- 马鸣菩萨抵亿金的故事
- 人活着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乐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师圆寂日,德行与精神常存我们心间
- 释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与歌利王的故事
- 舍弃对五欲的贪着,成功飞出笼子的鸽王
- 寺庙为什么喜欢种银杏?佛珠变银杏的故事
- 鸠摩罗什是谁?东晋高僧鸠摩罗什的一生
- 短暂的快乐与长久的快乐,你选择哪个?
- 三年不吃饭的出家人
- 急性子与慢性子,人与人要学会理解和忍耐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