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硬金刚石启迪于我们的硬道理
有高中化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同素异性体的概念,它是指由同样的单一化学元素构成,但物理性质却不相同的物质。我们最常见的就是碳元素的三个同素异性体:金钢石、石墨、无定形碳(包括木炭、焦炭、煤炭等)。它们不但常见且很让人惊奇,惊奇于它们天壤之别的物理性质。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固体,硬到可以切割坚硬的石料、金属、陶瓷、玻璃等(它的光学性质也很优异,此文仅谈它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着十分重要作用的物理性质:硬度),而石墨和无定形碳则易裂易碎易滑。因此,石墨在工业上常用作固体润滑剂,用于制作铅笔芯;无定形碳的物理性质无多大的用处,大多使用它的化学性质——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燃烧。
大家不禁要问:它们都是由碳元素构成的,其硬度怎么差别这么大,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答案是——仅仅是由于碳原子与碳原子的结合式——内部结构的不同。请看:
金刚石是典型的原子晶体,这种晶体中的基本结构粒子是碳原子。每个碳原子与其周围四个碳原子形成共价单键,构成正四面体。每个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周围四个碳原子位于四个顶点上,在空间构成连续的、坚固的骨架结构。因此,可以把整个晶体看成一个巨大的分子。由于C-C键的键能大(结合力很大),最外层电子都参与了共价键的形成,使得晶体中没有自由电子,所以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固体。
石墨是分子晶体,其晶体是片层状结构,层内碳原子排列成平面六边形,每个碳原子以三个共价键与其它碳原子相结合,余下的一个价电子相互结合成离域的大π键。一个独立的片层就是一个分子量很大的石墨分子,也可以把它看做一个较大的超薄晶片。层间碳原子以分子间力相结合。由于层间的分子间力很弱(原子间的结合力——化学键与分子间的结合力——分子间力其结合之力量差别非常大),因此石墨晶体的层与层之间容易滑动、裂开。正是由于此因,石墨矿石是自然界最软的矿石之一。
所谓无定形碳,并不是指这些物质存在的形状,而是指其内部结构。实际上它们的内部结构并不是真正的无定形体,而是具有和石墨一样结构的晶体,只是由碳原子六边形环状平面形成的层状结构零乱且不规则,晶体形成有缺陷,含有少量杂质。大部分无定形碳是石墨层型结构的分子碎片(小晶片)大致相互平行地,无规则地堆积在一起,可简称为乱层结构。
上面所谈的是关于碳元素的晶体化学知识。可以简单地说,金刚石所以坚硬无比,是由于其所有的结构粒子——碳原子之间都是由结合力很大的化学键结合在一起的,整个晶体就是一个巨大的分子。而石墨与无定形碳则不是,它是由很多小晶片构成的,小晶片之间是结合力很弱的分子间力。看了上述内容,大家可能都会受到一定的启发,从而明白最最坚硬的金刚石启迪于我们的一个硬道理————结构影响性质,团结产生实力。若部分紧密团结,则整体实力惊人地强大;若部分拉帮结派,则整体实力惊人地弱小。
紧密团结可使一个人非常成功。一个人要想取得很大的成功,做事就要专心致志、全身心投入。因为——针能刺物,是因为把力集中在了针尖上;刀能切物,是因为把力集中在刀刃上。滴水穿石,是因为永远滴在了一点上;束光燃纸,是因为永远照在了一点上。专心听耳聪,专心看目明,专心学心灵,专心做手巧。什么都想抓,什么也抓不住,什么都想干,什么也干不成。只有专一,才能成为专家。吃饭三心二意化不良,大便三心二意便不畅。胡思乱想难入睡,心不在焉难成事。东张西望,易与人撞;行路不要东张西望,做事不要三心二意。闭目好思考,静心好专研。氺静易行舟,心静易成功。树去杂枝果实大,人去杂念成就多。这些都是笔者关于专心与成功的深刻感悟。人们常说的“心没二用”就是这个道理。那些做事成功的人,所以成功就是由于全身心投入地做某事;那些专业巨擘,所以能成为某专业领域的大家,就是由于一生一世全身心投入地从事某个专业。——所谓的“专心致志、全身心投入”就是身体、心理各方面“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都努力工作”。
紧密团结可使一个集体非常强大。一个集体是由许多系统、部门和众多成员组成的。各系统、各部门之间要紧密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协调,而不是各自为战、各打自家的小算盘。各成员之间要心往一起用,劲往一起使;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扶。而不是离心离德、自私自利、冷漠相待、袖手旁观、嫉妒怨恨。只有这样的集体,才会成为一个非常强大的集体。值得一提的是下面几个特殊的集体:一、领导班子集体。领导班子更要紧密团结。可以说,许多单位搞不好,其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领导班子成员的不团结或不紧密团结。君不见,多少单位的正手和副手矛盾重重、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君不见,多少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尔虞我诈。这样的领导集体怎能起到领导作用?怎能产生凝聚力、向心力?二、社会大集体。社会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集体,每个社会成员(社会各阶层)若能亲如骨肉、紧密团结,那这个社会一定会十分和谐,一定会是人间天堂,一定会产生异常强大的社会正能量。三、临时性集体。临时性集体指的是短时间内暂时聚集在一起的人群,如公交车上的一车人、候车大厅内的一厅人等。临时集体成员,也需要紧密团结,从而共同应对危难之事、危险之人。一两个盗贼竟敢对一车几十个人下黑手,得手后扬长而去;一两个歹徒竟敢在人山人海的光天化日之下行凶,旁若无人。这是为什么!不就是因为他们早就知道这些群体成员绝大多数怕引火烧身、一般都会袖手旁观——不团结吗?
紧密地团结可使一个国家非常强大。从大的方面讲,一个国家由许多民族、地域、部门、地方行政机构等组成。只有这些国家机器的零部件紧密地团结协作,国家机器才能高效率运转,国家实力才能快速强大。假如国家的各组成部分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不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只顾自己的局部利益,就相当于搞相对的独立。这样的话,就好像在国家这个“大晶体”中出现了像石墨晶体的分层结构和无定形碳的乱层结构。这样的话,是会大大降低国家实力,严重阻碍国家强大的。从小的方面讲,一个国家由许多小家(包括小的集体、组织等社会结构)所组成,国家要想真正地强大,必须使每个小家的成员深刻地认识到“大河干了,小河必然无水;大树倒了,枝叶必然枯萎;社会乱了,个人必然不安;国家亡了,小家必然破灭”道理。从而人人爱国家、小家爱大家(国家);从而为了一个共有的保护自己的大家而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当年,假如我们中华民族各成员都能爱国如家,没有那么多的不抵抗分子,没有那么多的汉奸卖国贼,那只有弹丸之地、人数很少的小日本,敢侵略我大中华之泱泱大国吗?敢极尽残忍地蹂躏我拥有四万万之众的中华民族吗?
假如全世界的所有国家都能“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假如全世界的所有人们都能像金刚石中的碳原子那样紧密地团结在一起,齐心协力地为人类社会做贡献,那么相对与自然界,人类社会该会是多么美好、多么强大!(作者笔名——张人)写成于2013.12.10
- 上一篇:你的生活彻底翻个儿,有时候那是拯救你的惟一办法
- 下一篇:尘世间的苦
- 因果报应
- 嫖娼有报应吗?真实的嫖娼报应
- 佛典故事
- 禅宗公案
- 邪淫现世报:二男女车上纵欲酿车祸被烧死
- 我忏悔,我的报应来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学佛与富贵
- 与卖淫女风流一次 70岁花心老汉染恶疾
- 被烧死的蛇
- 佛学故事
- 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
- 阿弥陀佛的故事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
- 邪淫的隐形果报 谁都逃不掉
- 念地藏经招鬼?不敢念地藏经的请进来
- 民间故事
- 地藏经感应
- 金刚经感应事迹
- 大难不死 意外获得足以致富的特异功能
-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
- 鸟为食亡,人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刚经故事
- 一盆洗脚水的警示
- 损友导淫 精尽丧命
- 佛教因果报应的真实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触犯,不断淫欲心难清静
- 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
- 念诵《心经》,心想事成
- 念诵地藏经的真实感应六则
- 佛咒感应
- 善护口业,免遭大难
- 智慧故事
- 心经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这两个因果故事,让你了解什么是业障
- 两性关系
- 地藏经故事
- 心经故事
- 十大弟子传
- 持莲观音是什么菩萨?持莲观音的故事
- 三岁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龄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盐的原文和译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恶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气和 自度度人
- 马需调教,树要修剪,人需约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魅力、体现自己价值
- 从来不丢东西的妇人,只因她前世做了这件事
- 世俗王子从圣人走向神坛,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简介
- 盲人摸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来藏经》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来对待
- 借花献佛的由来,释迦牟尼前身以花供养燃灯佛
-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
- 以平等心面对芸芸众生,是菩萨的道德
- 梁武帝与佛教有什么关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个寺?
- 佛陀度化悭贪长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问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别人的好并懂得回报
- 盲人打灯笼,即与人方便,也与己方便
- 禅师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弃天性
- 从惜福看穷三代还是富三代
- 大乘心难发,不愿再发大乘心的舍利弗
- 听经的蛤蟆,命终后脱离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宫
- 学佛贵在实行,坚持不懈地去修一个法门,终会成功
- 熟悉经藏的比丘与精进修道的比丘
- 佛教历史上与水陆法会有因缘的高僧
- 借事磨练,善用其心,让心走出烦恼的牢狱
- 薄拘罗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却都毫发无损
- 马鸣菩萨抵亿金的故事
- 人活着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乐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师圆寂日,德行与精神常存我们心间
- 释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与歌利王的故事
- 舍弃对五欲的贪着,成功飞出笼子的鸽王
- 寺庙为什么喜欢种银杏?佛珠变银杏的故事
- 鸠摩罗什是谁?东晋高僧鸠摩罗什的一生
- 短暂的快乐与长久的快乐,你选择哪个?
- 三年不吃饭的出家人
- 急性子与慢性子,人与人要学会理解和忍耐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