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
《地藏经》,中文版本是唐朝高僧实叉难陀翻译的。又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册。 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地藏经》是一部记载着万物众生其生、老、病、死的过程,及如何..[详情]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文
第八章 阎罗王和众鬼王的称赞
那时,铁围山里,有无数的鬼王和阎罗王,都到忉利天宫,佛祖的住处来。就是我们所说的恶毒鬼王、多恶鬼王、大诤鬼王、白虎鬼王、血虎鬼王、赤虎鬼王、散殃鬼王、飞身鬼王、电光鬼王、狼牙鬼王、千眼鬼王、吃兽鬼王、负石鬼王、主耗鬼王、主祸鬼王、主食鬼王、主财鬼王、主畜鬼王、主禽鬼王、主兽鬼王、主魅鬼王、主产鬼王、主命鬼王、主疾鬼王、主险鬼王、三目鬼王、四目鬼王、五目鬼王、祁利失王、大祁利失王、祁利叉王、大祁利叉王、阿那吒王、大阿那吒为王、这样等等大鬼王,每一个与百千个各种小鬼王,全部都是住在人世间的,各有所做的、各有所主管的事情。这些各种鬼王与阎罗天子,承受了佛祖的威力、神通,以及地藏大菩萨的帮助,全都到了忉利天宫,站在一边。
那时,阎罗王单膝跪下、双手合十,对佛祖说:世尊,我们今天和各位鬼王,承受了佛祖的威力、神通以及地藏大菩萨的帮助,才能够到忉利天宫来参加大会,也是我们得到善的果报的缘故。我今天有小的、疑惑的事,斗胆请问世尊,只希望世尊大慈大悲,宣扬、解说一下。佛祖告诉阎罗王:你就随便地问吧,我为你解说。
这时,阎罗王对佛祖恭敬地行了礼,又回头看了看地藏菩萨,对佛祖说:我看地藏菩萨在天、人、非人、畜生、饿鬼、地狱这六道中,行了百千方便之事,去引渡有罪受苦的众生,不怕疲劳,这个大菩萨,有这样不可思议神通的事情。但是,各种众生,恶报得到解脱以后,不久之后又堕入恶道。世尊,这个地藏菩萨既然有这样不可想象的神力,为什么众生不听他的,走止恶从善的道路,争取永远得到解脱呢?只希望世尊为我解释一下。
佛祖告诉阎罗王:须弥山南面的人世间的众生,他们的性格刚强,难教育、难低头、听从。这个大菩萨在百千劫里,一个个地挽救这样的众生,让他们早早得到解脱;这些受到罪业报应的人,仍然堕入大地狱;菩萨用行方便的神力,为他们拔除业缘的根本,让他们明白过去世的事情。可是因为人世间的众生,积累下来的坏习惯太严重了,救出了苦海又陷了进去,害得这个菩萨,经过这么长劫的时间,去做引渡、解脱的事。
比如有人迷了路,不知道自己的家在什么地方,走上了一条危险的道路。在这条危险的路上,有很多各种夜叉、以及虎、狼、狮子、青蚨(一种虫,母子分开后,自己会找回来)、腹蛇、毒蝎。像这样迷路的人,在危险的道路中,时刻都会碰到各种有毒的东西,受到伤害。
有一个有知识的人,知道各种伟大的技术,很会制止这些毒以及夜叉和各种恶毒的东西。忽然遇到迷路的人,见他要走进危险的道路,就对他说:喂,你这个男人,为什么要走这条危险的路?你有什么特别的本事,能够制住这些毒物?这个迷路的人,忽然听到这个话,才知道这是一条危险的路,马上后退脚步,想要走出这条路;这个有智慧的人,帮助他,拉着他的手,引他走出险道,免得受到各种有恶东西的毒害,走到好的路上,让他得到平安快乐。而且对他说:注意了,你这个迷路的人,从今往后,不要再走这条道路,走进这条路的人,最后很难有走出来的,而且会丢掉性命。这个迷路的人,也生出感激之请。临分别的时候,这个有知识的人又说:如果你见到亲朋好友、以及路人,不管男人、女人,要对他们讲:这条路上有很多各种恶毒的东西,会让他们丢掉性命。不要让这些众生,自己找死。
所以,地藏菩萨有大慈大悲之心,挽救受罪受苦的众生,可以让他们生在人间、天上,享受美妙的快乐。让这些有罪的众生,知道业道(一切善恶行为的因,造成果报的路上)的苦,能够走出来,永远不再经历。
像迷路的人,误入危险的道路,遇到有好的智慧的人,引导、接应、让他走了出来,永远不再走进去;碰到别人,又劝他不要进去,说自己因为迷路的缘故,得到解脱后,再也不进去了。如果再次走进去,是因为还存在迷惑、错误,不知道过去曾经落入过这条危险的道路,或者还是因为这个,丢掉了性命。如果堕入恶道,因为地藏菩萨行了方便的力量,使他们得到解脱,生在人间、天上;转过来又走了进去;如果恶业结得重了,会永远处在地狱之中,没有解脱的日子。
那时,恶毒鬼王合掌恭敬地对佛祖说:世尊,我们这些各种鬼王,它们的数量是无限的,在人世间,或者做好事有利于人,或者做坏事害人,每一个都不相同。然而,这是因为业的报应,使我们的眷属在世界上游荡,做坏事的多,做好事的少。经过人的家庭,或者城市、乡村、居住点、庄园、房舍,或者有男子、女人,只要修了像毛发一丁点的善事,乃至插一面旗、打一把伞、点几支香、用几朵鲜花、供养佛像及菩萨像,或者转而读您的尊贵的经文,供养一句话、一句唱词,我们这些鬼王尊敬、礼待这个人,像过去、现在、未来的各位佛祖一样;命令各种小鬼、各有大功力的及各地方的土地,应便保护,不让恶事横事、恶病横病、乃至不如意的事,靠近这个房子等地方,何况进门。
佛祖称赞鬼王:好啊,好啊,你们和阎罗王能这样保护信佛的男女等人,我也告诉梵王(清净天王),让他保佑你们。
说这些话时,集会中有一个鬼王,名字叫主命,对佛祖说:我本来就是业缘,主管地府和人世间人的生命,生的时候、死的时候,都是我主管。从我自己本来的愿望,非常想有利于他们。可是众生不领会我的意思,以至于让生死都不得安宁。
为什么呢?是因为人世间的人。刚生的时候,不管男的、女的,或者快要生孩子的时候,只要做善事,给家宅增加福分,,自然会叫土地非常欢喜,保佑孩子、母亲,得到很大的安乐,对亲属都有好处。或者已经生了下来,小心、谨慎,不要杀生,如果拿各种生鲜美味给产妇吃,以及大肆聚集亲朋,喝酒吃肉,吹拉弹唱,能让母子得不到平安快乐。
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在生小孩的困难的时候,有无数的恶鬼及妖怪、精灵,想要吃血腥。是我,早就命令家宅的土地、神灵,负责保佑孩子、母亲,使他们得到平安、快乐,得到好处。这样的人,见到母子平安、快乐,便应该安排佛事,答谢各位土地,不这样做,反过来杀生,聚集亲朋,因为这个缘故,犯下的灾难要自己承受,孩子、母亲都会受到损害。
还有,人世间快要死了的人,不管行善、做恶,我都想要这个死了的人,不堕入恶道,何况自己修行了善根,增加我的力量的人。就是在人世间行善的人,快要死了的时候,也会有百千恶道的鬼神,或者变做父母乃至亲属,来引接快死的人,让他堕入恶道,何况本来就做下恶业的人。
世尊,像这样,人世间的男子、女人,在快要死了的时候,神志胡涂,分不清善恶,乃至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到。他们的各位亲属,应当、必须办大型的供养,转而读尊贵的经文,念佛祖菩萨的名字。这样结下的善缘,能让死了的人,离开各条恶道,各种魔、鬼、神、全部都会退下、散开。
世尊,一切众生,在快要死了的时候,如果听到一个佛祖的名字,一个菩萨的名字,或者大乘经(说明成佛之道的经典)的一句,一个唱词。我看这样的人,除了五个无间、杀生的罪,一般小小的罪业,应当堕入恶道的人,马上可以得到解脱。
佛祖告诉主命鬼王:这是你大慈大悲的缘故,能发这样的大愿,在生与死当中,保佑各种众生。如果未来世界之中,有男子、女人,到快要生、快要死的时候,你不要消退这个意愿,总要让他们获得解脱,永远得到平安快乐。
鬼王对佛祖说:希望您不要有忧虑。我一定会做到这个样子。我会一心一意地保佑人世间的人,让他们在生时、死时,全都得到平安、快乐。但愿各位众生,相信、接受我的话,那么,没有一个人不能得到解脱、得到很大的好处。
那时世尊告诉地藏菩萨,这个主命的大鬼王,已曾经百千生做大鬼王了,在生和死之中保佑众生,是菩萨的大慈大悲的缘故。现在是大鬼王的身份,实际上并不是鬼。往后,再过一百七十个劫,应当得道成佛,名字叫无相如来,劫的名字叫安乐,世界的名字叫净住。这个佛的寿命有不可计算的劫。
地藏,这个大鬼王,他的事就是这样不可思议;他所引渡的人、天、神,也是无数的。
- 上一篇:解不开的结,就是地狱,要多念地藏经
- 下一篇:什么是地藏经|地藏经主要讲的是什么
- 地藏经注音版
- 无量寿经注音
- 妙法莲华经全文
- 《心经》诵读、读诵的步骤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译文及释意
- 地藏经原文
- 楞严经白话文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念诵及回向仪轨
-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 佛说阿弥陀经注音版
- 普贤行愿品原文
- 药师经原文
- 金刚经注音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注音版
- 无量寿经原文
- 楞严经注音
- 金刚经原文
- 圆觉经原文
- 无量寿经原文
- 妙法莲华经原文与白话文对照版
- 楞严经全文
- 普贤行愿品注音版
- 《心经》全文-心经全文注音及译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普门品仪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完整仪轨
- 金刚经全文及译文
- 华严经原文
- 无量寿经全文
- 地藏经解释-地藏经全文白话解释
- 心经注音版
- 维摩诘经原文
- 十善业道经原文
- 心经的作用和好处,心经有什么作用?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 佛说阿弥陀经原文
- 《心经》全文、心经译文解释
- 无量寿经白话文
- 金刚经译文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