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佛经》第四观:宝树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地想成已,次观宝树。观宝树者,一一观之,作七重行树想。一一树,高八千由旬①。其诸宝树,七宝华叶,无不具足。一一华叶,作异宝色。
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②色中,出红色光。玛瑙色中,出砗磲③光。砗磲色中,出绿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妙真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④,以为璎珞。
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犹如和合百亿日月,不可具名。众宝间错,色中上者。此诸宝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于众叶间,生诸妙华,华上自然有七宝果。一一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其叶千色,有百种画,如天璎珞。
有众妙华,作阎浮檀金⑤色。如旋火轮,宛转叶间。涌生诸果,如帝释瓶⑥。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量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⑦,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见此树已,亦当次第一一观之。观见树茎枝叶华果,皆令分明。是为树想,名第四观。
【注释】
①由旬:古印度行军一日的距离,小由旬为四十里,中由旬六十里,大由旬八十里。
②玻璃:这里指水晶。
③砗磲:海中的大贝,其背上之垄文,如车轮之渠,故名砗磲。(极乐世界之宝虽有和此土名称相同的,实质却超胜百千万亿倍。)
④释迦毗楞伽摩尼:义为能胜如意宝珠。
⑤阎浮檀金:阎浮指树,檀为河。阎浮树下有河,树叶入水,变沙成金,这条河的金就叫阎浮檀金。此金的颜色赤黄,带紫焰气,胜过他处的金。
⑥帝释瓶:帝释天的宝瓶。所需万物,自然涌出。又名德瓶。
⑦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所教化的刹土。
【译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琉璃地想观成后,接下来观宝树。观宝树的行人,要一一仔细观想,首先作七重行树的观想。一一树均有三十二万里高。那些宝树上,七种珍宝自然合成的枝叶华果,一一具备。一一华一一叶放出其他种种珍宝的光色:
青色的琉璃宝中放出金黄色的光;透明的玻璃宝中放出红色的光;红色的玛瑙中放出白色的砗磲光;白色的砗磲中放出绿色的真珠光。珊瑚、琥珀等一切众宝庄严映饰着宝树。
树上还覆盖有奇妙的真珠宝网,每棵树都有七重宝网。一一宝网间,有五百亿安立于妙华上的宫殿,如同大梵天王的宫殿那样殊胜庄严清净。诸天童子自然出现在其中。一一童子均有五百亿能胜摩尼宝珠,以为璎珞来装饰自己。
那些摩尼珠光,照耀数千里,犹如聚合了百亿个日月的光明那样炽盛,转变无方,难以言状。无数珍宝交错辉映,在一切的光色中,最为殊胜。
那些宝树,行行相对,排列整齐;叶叶鳞接,井然有序。在众多的树叶间,生出诸多奇妙的华。华上自然生出七宝果实。一一树叶方圆平等一千里。每一叶都有数千种光色,叶上有百种图画,犹如自然而成的璎珞。
有众多的妙华呈阎浮檀金色,如同旋转的火轮,在树叶间辗转飞舞。这些树华如同帝释天的如意宝瓶那样,自然涌生出诸多的果实。果实中有大光明,光明化成无数的幢幡,无量的宝盖。
在那些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的景象也在宝盖中显现。见到此宝树时,也应当按次第一一起心观境:先观宝树的根茎,次想枝、叶、华、果,都要观得分明。这是树想,名第四观。
【按语】
第四观:宝树观。宝树连晖,网帘空殿,华分千色,果现他方。此诸宝树,皆从阿弥陀佛无漏心中流出,佛心无漏故,其树亦是无漏。称性而起,无须渐渐长成之过程。
- 上一篇:《观无量寿佛经》第五观:宝池观
- 下一篇:《观无量寿佛经》第三观:地观
- 地藏经注音版
- 无量寿经注音
- 妙法莲华经全文
- 《心经》诵读、读诵的步骤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译文及释意
- 地藏经原文
- 楞严经白话文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念诵及回向仪轨
-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 佛说阿弥陀经注音版
- 普贤行愿品原文
- 药师经原文
- 金刚经注音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注音版
- 无量寿经原文
- 楞严经注音
- 金刚经原文
- 圆觉经原文
- 无量寿经原文
- 妙法莲华经原文与白话文对照版
- 楞严经全文
- 普贤行愿品注音版
- 《心经》全文-心经全文注音及译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普门品仪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完整仪轨
- 金刚经全文及译文
- 华严经原文
- 无量寿经全文
- 地藏经解释-地藏经全文白话解释
- 心经注音版
- 维摩诘经原文
- 十善业道经原文
- 心经的作用和好处,心经有什么作用?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 佛说阿弥陀经原文
- 《心经》全文、心经译文解释
- 无量寿经白话文
- 金刚经译文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
- [佛经故事]迦旃延尊者度贫女,布施的功德可以越渡贫穷的苦海
- [佛学常识]六和敬是指什么?是哪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