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住”、“止”、“定”
由古到今,凡是讲修养、学圣人、学佛,首先总是会碰到心该如何“住”的这个问题。如果此心“住”不下去,那么即使是念阿弥陀佛也不管用,该如何降伏心中的烦恼妄想。
佛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当你有求道之心、一念全在求道的时候,那就是住了;而降伏烦恼妄想也是这样,这个妄念已经下去了,就是好了,就是降伏了。
在学佛的过程中最困难的,就是把心中的思虑、情绪、妄想全部停住。世界上所有的宗教,所有的修行方法,都是要求得心念上的宁静,这就是所谓的止住。虽然佛法修持的方法很多,但是要把它们概括起来只有一个法门,就是“止”和“观”。
普通念佛,都是一边念,一边照样胡思乱想,就好比把一支蜡烛点在那里,虽然也有蜡烛的光亮,但是旁边的烟也在冒。又比如石头压草,可是旁边的杂草还是会长出来。要念到忘记了自己,也忘记了身体,也忘记了一切的景况,做到了专一、一心不乱的时候是“止”,念头停止了,即可以得到“定”。
所谓的“定”,佛经里有一句话说:如香象过河,截流而过。而一个有大智慧和大气魄的人,对于自己的思想以及妄念,可以立刻切断,就好像香象过河一样,就连弯都不必转,便在湍急的河水之中,截流而过了。假使我们有这样的气魄,能够把自己的思想以及感觉如香象过河一般截流而过,而由此再渐修,就可达到“定”的境界。
- 上一篇:什么是眷属般若
- 下一篇:什么是“有余依涅槃”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佛教基础知识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心经入门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佛教名词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门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给去世的人上香的规矩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刚经入门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简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如果什么也没有了
- 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
- 一时得失不放心上
- 得失在哪里?
- 不把自己放进去
- 超越昨天的自我
- 恰到好处的退让
- 金钱无法收买
- 不是放下慈悲心
- 提得起也放得下
- 就一个钵放不下
- 不拔眼中钉
- 执著与坚持
- 放下不是放弃
- 真的放下了吗?
- 放下得自在
- 真正的放下是一丝不挂
- 只喜增加,不喜减少
- 饶益众生 从家人做起
- 有人愈穷愈可恶
- 有钱是福报,无钱是智慧
- 财富常在有无间变化着,不能永远拥有
- 如来如去
- 有钱好?没钱好?
- 人生的转折点
- 从跌倒的地方站起来
- 没理由不快乐
- 知足不等于放弃
- 忙与累
- 为何愈忙愈空虚
- 从来没这么忙过
- 知恩就会知足
- 知足是随缘努力
- 知足少欲少烦恼
- 多也足,少也足
- 什么是满足?
- 容易知足是不求上进?
- 知足就不会抱怨
- 现在拥有的就是最好的
- 最自在的生活享受
相关名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