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

何谓“佛指骨舍利”?
相传二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在拘屍那揭城郊娑罗树下圆寂,遗体火化後共得8万4千颗真身舍利,其中19份传入中土,并在东汉桓帝的资助下,在全国设立19座设立宝塔,其中最早设立的阿育王寺,也就是现今的法门寺内,则存有4枚佛指骨舍利。
由於在历史上,曾经先後有四位皇帝发动过毁佛、灭佛的事件,分别是韩愈谏佛骨之前的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韩愈谏迎佛骨之後的唐武帝、後周世宗,史称“三武一宗”,因此在中国的佛骨舍利在当时也大部分遭到毁坏。不过为了避免佛指骨舍利遭到损毁,不少僧尼则是制作仿佛祖真身灵骨制造附属品,也就是所的“隐骨”。
1987年法门寺重建时,工程人员才从倾倒的寺庙底下,发现法门寺塔基地宫遗址,并在遗址中找到4枚佛指骨舍利,4枚佛指舍利,除第三个发现的灵骨微黄,质地似骨以外,其馀特一、二、四号三枚质地均类似白玉,根据地宫志文碑称之为“影骨”,也就是仿佛祖真身灵骨而造的附属品。不过在佛教界来看,影骨也是圣骨,同是佛的真身舍利。
中国陜西法门寺地宫发现的佛指舍利,其中有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灵骨”一枚,同时出土的还有三枚“影骨”。真身舍利为释迦牟尼佛的一节中指骨。这枚指骨舍利在唐人和後代文献中有“佛骨”、“佛指骨”、“真身”、“金骨”等不同称谓,但所指相同。
佛指舍利的形制,唐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记载为:“其舍利,开头如小指初骨,长寸二分,内空方正,外楞亦尔,下平上圆,内外光净。”《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文志》载:“长一寸二分,上齐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稍高,中有隐痕。色白如雨稍青,细密而泽,髓穴方大,上下俱通。“形状与道宣《感通录》和《志文碑》所记吻合。
另三枚为影骨。影骨即灵骨之影应、应现,以证示灵骨之不灭。佛教界认为,影骨与灵骨是不一不异的关系,赵朴初先生赞颂说:“影骨非一亦非异,了如一月映三江。”
佛指舍利用五重宝函包装。第一重宝函为铁质,出土时已銹迹斑斑,呈深褐色。当初此重铁函之外,还曾包裹著一层丝绸织物,因年代久远而朽坏殆尽,仅可从残片中识别出它原来的材质和纹样。第二重宝函紧套在第一重宝函之内的是一个精美的银质鎏金函,函身雕凿有45尊造像。第三重宝函是一银包角雕花檀香木函。第四重宝函是一副水晶椁。椁顶嵌有黄、蓝宝石各一颗。在椁盖上雕著观音菩萨坐像。第五重宝函是一个壶门座玉棺。棺盖雕刻普贤菩萨像。玉棺放在雕花棺床之上。玉棺之内供奉的舍利是释迦牟尼佛真身灵骨,为左手中指。指节颜色微黄,有裂纹和斑点。据发掘者介绍,刚刚出土时,灵骨因在液体中浸泡千年而使骨质松软,而且还有白色小黴点附在灵骨之上。
陕西法门寺中的佛指舍利共有四枚,三枚影骨、一枚灵骨。灵骨指佛陀真身舍利;中国佛教历经三武一宗法难,古代高僧大德乃仿佛陀真身灵骨精造三枚「影骨舍利」,此为古人保护真身灵骨的良苦用心。影骨即灵骨之影应、应现,以证示灵骨之不灭。佛教界认为,影骨与灵骨是不一不异的关系,赵朴初先生赞颂说:“影骨非一亦非异,了如一月映三江。”
最外层是一个长、宽、高各30厘米的银棱盝顶黑漆宝函。所谓盝顶,就是函盖上棱成斜面的函。它是用极珍贵的檀香木制成,用雕花银条棱边。发掘时,此函已严重朽坏。
银棱檀香木函内是一个略小的鎏金盝顶四天王宝函,用一条约50毫米宽的绛黄色的绸带十字交叉紧紧捆扎。顶面錾两条行龙,首尾相对,四周衬以流云纹;每侧斜面均錾双龙戏珠,底饰卷草。
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高105毫米,塔顶飞檐高翘,彩光闪烁,金砖金瓦层层如真。塔身四壁刻满纹饰,并有四扇小金门。
此枚玉质舍利被供奉在一套八重宝函之内,最接近佛指的一重为一座小金塔,塔内有一金托,托上立一银柱,佛指舍利便套立在这根银柱上。
铁函内置一木盒,木质大部腐烂,被红黄二色泥土紧紧固定于函中,盒下为糊状物,检验不清,启开木盒,盒内是彩绢,整整九层,层层花色各异。当取开最后一层彩绢时,发现鎏金双凤纹银棺。
整个小银椁置于一座雕花的金棺床上。棺床壶门座形,前后分别有五座月亮门(门形似月),左右两侧是雕花帝帷。第二枚舍利就置于鎏金银棺内。
45尊造像盝顶银函。内有两枚硕大的水晶随球,大的重196克,径52毫米;小的重79克,径39毫米。
45尊造像盝顶银函内置银包角檀香木函,檀香木质,木质尚好。函顶、函身均包裹银雕花包角,以平雕加彩绘手法雕满各种花卉。上系银锁、钥匙一副。银包角木函内置嵌宝石水晶椁子。椁子系水晶石造,透明通亮。椁盖上镶嵌黄、蓝宝石各一,体积硕大,眩耀夺目。椁盖雕观世音菩萨及宝瓶插花,椁身四面皆雕文殊菩萨坐像及莲座、花鸟。
经专家鉴定第三枚佛骨为释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这枚舍利是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佛教界至高无上的圣物。
铜塔内,盛放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一枚,棺盖为半弧形,前宽后窄,前檐探出较多。棺体前高宽,后矮窄。棺盖长8.2厘米,高6.4厘米,前档宽5.4厘米,后档宽4.2厘米。前档板上刻着两位坐佛弟子,两侧壁各錾出两只迦陵频伽神鸟。棺体下有两层台座,上层台座四周錾出一圈仰莲瓣,下层四周镂空成壶门。
当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的棺盖被启开后,第四枚佛指舍利出现了。专家命名为“特级四号”四枚佛指舍利,除第三枚灵骨微黄,质地似骨以外,其余一、二、四号三枚,质地均类似白玉,按地宫《志文碑》称之为怟“影骨”。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 南怀瑾去世以及舍利子情况
- 释迦牟尼佛舍利在中国有几处?分布在哪里?
- 舍利子与舍利花有何区别?什么人才有舍利花?
- 舍利子有什么用?舍利子的作用
- 舍利子是什么?舍利子怎么形成的
- 中国十大肉身菩萨
- 释迦牟尼有多少颗舍利子分布在哪里
-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肉身舍利
- 舍利子是什么?舍利子的形成和详解
- 南怀瑾辞世荼毗经过及舍利子情况
- 泰国高僧90岁圆寂 火化肉身完好无损
- 黄玉兰居士成就肉身舍利
- 揭秘:160岁高僧吴云青肉身不腐的秘密
- 龙宫舍利简介
- 舍利子是怎么形成的
- 舍利子能戴在身上吗?佩戴舍利子有什么禁忌?
- 舍利真假的辨别方法
- 圆寂高僧脱胎换骨大神变 成佛教史上金刚肉身舍利第一人
- 舍利子的神秘之处有哪些?
- 佛祖的指骨舍利是真的吗
- 仁义师太肉身舍利
- 完全没有修持的人死后能烧出舍利子吗?
- 烧出舍利子,就一定是去西方极乐世界了吗?
- 黄念祖生前照片、亲笔题字及往生后舍利图片
- 佛家的舍利到底是什么?舍利子是怎么形成的?
- 感应舍利是什么意思?感应舍利的由来
- 虚云禅师(虚云老和尚)舍利
- 佛祖舍利的佛指舍利
- 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是真的吗?
- 佛祖舍利共有多少个
- 本焕长老圆寂荼毗后分拣出大量彩色舍利
- 周凤臣居士肉身记
- 弥光老和尚金身供奉在哪里?弥光法师的事迹
- 南怀瑾舍利子
- 释迦牟尼佛舍利现在存世的共有几枚
- 什么是金刚舍利?
- 净慧长老舍利
- 觉真长老荼毗法会后现稀有心脑舍利
- 为什么会有舍利子?
- 吴云青肉身舍利
- 佛指舍利是什么东西,在哪供奉?
- 九华山百岁宫里的肉身菩萨是谁?无暇禅师介绍
- 舍利是什么物质构成的?是结石吗?
- 只有出家人才有舍利吗?
- 关于六祖慧能大师真身的历史
- 舍利子是什么?什么人有舍利?
- 肉身佛像是怎么形成的?
- 烧出舍利子,就一定是去西方极乐世界了吗?
- 完全没有修持的人死后能烧出舍利子吗?
- 弥光老和尚金身供奉在哪里?弥光法师的事迹
- 圆寂高僧脱胎换骨大神变 成佛教史上金刚肉身舍利第一人
- 揭秘国家特一级文物法门寺佛指舍利安保密码
- 舍利子是什么?舍利子的形成和详解
- 舍利子的神秘之处有哪些?
- 觉真长老荼毗法会后现稀有心脑舍利
- 净慧长老谈释迦牟尼佛牙舍利的前世今生
- 中国佛门泰斗本焕长老舍利永久安奉泰国
- 佛家的舍利到底是什么?舍利子是怎么形成的?
- 无名僧“泰”字舍利到太平禅寺天空出现奇特瑞祥
- 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 佛顶真骨历史来源
- 佛顶真骨:智慧圆满的结晶
- 舍利究竟是什么?
- 世界现存唯一的佛顶真骨舍利千年后重现人间
- 揭秘稀世珍宝佛牙舍利的前世今生
- 舍利子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 舍利真假的辨别方法
- 详解神秘的舍利子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 舍利子神奇的形成过程和详解
- 舍利子能戴在身上吗?佩戴舍利子有什么禁忌?
- 为什么要留舍利?它的作用是什么?
- 佛牙伽蓝的传说
- 佛骨舍利子真如此神奇吗?
- 阿育王寺与舍利宝塔的故事
- 佛祖的“神迹”:舍利子从哪里来?
- 无比殊胜!94岁高僧圆寂后茶毗惊现观音菩萨形象舍利子!
- 中国已知的佛舍利供奉
- 佛家的舍利究竟是什么?舍利子是怎么形成的?
- 舍利子形成仍是不解之谜 血舍利可分辨出350种颜色
- 供养礼拜舍利的功德利益
- 南怀瑾辞世荼毗经过及舍利子情况
相关名词
推荐内容
最新更新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