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寺舍利塔介绍_天成寺舍利塔简介

天成寺舍利塔又名古佛舍利塔。位于蓟县盘山莲花岭北的翠屏山下,天成寺大殿西侧,飞帛涧旁。始建于唐,重建于辽天庆元年~十年(1111~1120),明崇祯年间重修,1942年为日本侵略军焚毁,1980年修葺添配铜铎和塔刹。
简介
天成寺旧名福善寺,又称“天成法界”,是盘山游览区的重点景区。寺正面为翠屏峰,寺前有两棵银杏树,高25米,胸围3.1米,已有树龄800多年。此寺始建不祥,因寺西有普化和尚塔基,普化和尚为唐朝人,故寺疑为唐建。辽、明、清数代都曾扩建重修。步入寺门,可见江山一览阁,乾隆皇帝亲自题额“江山一览”。阁面涧背岩,上下五楹,雕梁画栋,精巧别致。古佛舍利塔屹立于天成寺正殿以西,为密檐式宝塔。塔身浅黄色,通高22.63米,边长3.38米,呈八角十三层,塔基由花岗岩须弥座和三层仰覆莲花组成,塔身正面有门,内置佛龛。侧面有浮雕花窗,出檐为仿木作砖雕斗拱。盘山现存三座舍利塔,除此之外,还有定光佛舍利塔、多宝佛舍利塔(舍利者,佛之真骨也,虽烈焰百炼不能成灰,污津久烟不能掩彩,至坚至硬,动有殊异者,何也?盖以佛之功德法力所熏故也。迄今仍有存者,覆公法师灵塔是也)。
修建
古佛舍利塔是辽代建筑,明代重修。重修时曾发现塔内藏有石函、舍利和佛像等物。塔高22.63米,边长3.38米,八角十三层。塔基由花岗岩须弥座和三层仰复莲花组成。塔身正面有门,内置佛龛,侧面有浮雕花窗。密檐角上挂着104个铜铃,山风徐来,叮铛有声。塔前有一株千年以上的古柏,为天津市年代最久的树。塔西有彻公长老和尚灵塔。塔下有“善蛇洞”。传说有72条护塔的蛇。塔往西有飞帛涧。涧西可通西浮青岭。大成寺东,山坡上有梅仙庵石洞。沿洞侧山路可达翠屏峰顶,俯视天成寺全景。
塔内布局
塔八角密檐13层,通高22.63米。每个檐角悬挂铜铎,共104枚,风吹铃响悦耳。塔基以花岗石须弥座和三层砖雕仰覆莲花构成。塔身南面开矩形门,内置佛龛;东、西、北三面设砖雕假门;四侧面浮雕假窗。其上置斗拱,转角柱头单抄单昂五铺作、柱间补间斗拱出斜拱,均为仿木砖雕。上承高大的13层密檐,砖叠砌法,出檐逐层递收。塔身及出檐外沿,均微向内幽页,造型秀丽、端庄。 盘山现存三座舍利塔,除此之外,还有定光佛舍利塔、多宝佛舍利塔(舍利者,佛之真骨也,虽烈焰百炼不能成灰,污津久烟不能掩彩,至坚至硬,动有殊异者,何也?盖以佛之功德法力所熏故也。迄今仍有存者,覆公法师灵塔是也)。塔通体饰淡黄色,与天成寺、翠屏峰交相辉映。
宇宙观
寺庙建筑有意将内外空间模糊化,讲究室内室外空间的相互转化。殿堂、门窗、亭榭、游廊均开放侧面,形成一种亦虚亦实、亦动亦滞的灵活的通透效果,所蕴涵的空间意识模糊变幻,这与中国天人合一、阴阳转化的宇宙观有深层联系。“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空间与时间的无限,即为宇宙。“宇”字本意为房檐,无限之宇,当然则以天地为庐。这个宇宙观,把天地拉近人心,人与自然融合相亲。“以天地为庐”的观念古已有之,“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 《易·乾卦·文言》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乐记·乐论篇》 )、“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人乃一大调和,那么艺术———“乐”,就应该体现这一调和。所以,中国寺庙建筑群才会有那么多的室外空间,它并不把自然排斥在外,而是要纳入其中,“深山藏古寺”,讲究内敛含蓄。主动将自己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实际上是另一方式的自我肯定:寺既藏于深山,也就成了深山的一部分。“托体同山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正是天人合一的体现,这就是中国的寺庙常选址于名山幽林之故。
中国寺庙
寺庙--中国的艺术瑰宝库,它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从广义上来说,寺庙不仅仅与佛教一家有关。但在佛教中,寺庙就有许多种称谓:如“寺”,最初并不是指佛教寺庙,从秦代以来通常将官舍称为寺。在汉代把接待从西方来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称为寺,从此之后,“寺”便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称。“寺”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中国人为尊重佛教,对佛教建筑的新称呼。如白马寺、大召寺等。除此之外,如庵,那是尼姑居住的寺庙。还有石窟,那是开凿在山崖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印度早期佛寺多用这种形式。印度佛教石窟的形式有两种,一种为精舍式僧房,方形小洞,正面开门,三面开凿小龛,供僧人在龛内坐地修行;一种为支提窟,山洞面积较大,洞中靠后中央立一佛塔,塔前供信徒集会拜佛。在蒙古语中称“寺”为“召”。如大召、五当召等。另外,有称之为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等。在道教中,寺庙的称谓也很多:道教创立之初,其宗教组织和活动场所皆以“治”称之。又称为“庐”、“靖”、也称为静宝。在南北朝时,道教的活动场所称呼为仙馆。北周武帝时,道教活动场所的称呼叫“观”,取观星望气之意。到了唐朝,因皇帝认老子为祖宗,而皇帝的居所称为“宫”,所以道教建筑也称为“宫”了。其它还有叫“院”、“祠”的,如文殊院、碧霞祠等。儒家则称之为“庙”、“宫”、“坛”,如孔庙、文庙,雍和宫,天坛等。伊斯兰教称之为“寺”,如清真寺等。天主教称之为“教堂”。在原始或民间中,称之为“庙”、“祠”,如旧时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贤哲的地方。叫太庙、中岳庙、西岳庙、南岳庙、北岳庙、岱庙等。如祖庙、祠堂(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庙堂),有武侯祠、韩文公祠等。
寺庙文化它完整地保存了中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在国家公布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寺庙及相关设施约占一半,谓之“历史文物的保险库”,乃当之不愧。寺庙建筑与传统宫殿建筑形式相结合,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民俗特色。同时,寺庙文化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天文、地理、建筑、绘画、书法、雕刻、音乐、舞蹈、文物、庙会、民俗等等.各地一年一度的庙会如火如荼,不仅丰富了各地的文化氛围,同时促进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寺前风景
从盘山烈士陵园往西走四五华里,步入刻有“京东第一山”的高大牌楼,便是盘山游览区的人口处。穿过飞帛涧上的小桥,就看见西边峭壁上有两行摩崖刻字:“四正门径”、“鸣驺入谷”。它告诉人们这里就是进入盘山(又名四正山)的门径,当年的帝王显贵就从这里前呼后拥、车响马鸣地进入山谷。然后经过一棵“迎客”的千年古松,沿山路而上,就到了重点景区天成寺和古佛舍利塔。天成寺始建于唐。《天成寺诗序》说:“寺门有楼,下瞰山麓,如深巷屈曲,涧泉台石,历历可数。远眺林峦攒簇,天成画图。”寺名即取“天成画图”之意。清朝康熙、乾隆几代皇帝都曾巡幸天成寺。乾隆巡游次数最多,他的替身僧就在这里出家。若遇三月初一到十五盘山桃花会时节驾幸,僧侣、百姓则向皇帝顶礼膜拜。寺门东面有座两层六楹高脊飞檐的卧云楼。阴雨天气,白云穿楼而过或隐蔽楼身,故名。楼对面的山脚下,有小戏台旧址。是乾隆皇帝在卧云楼休息赏景时,御用戏班、乐工登台献艺的地方。步入寺门,有雕梁画栋的江山一览阁。阁通院中的曲廊。走过三间殿堂,登上坎台,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开阔院落,院中有正殿,朱红的明柱,灿烂的彩顶,壮丽雄伟。殿前有两株千年银杏,干围3.1米,高25米,挺拔直立,均为雌性。正殿东侧有配殿。正殿后面是翠屏峰,古木参天,石崖壁立,石壁下有两个方形水池。池中有泉,名涓涓泉,常年不干,清澈见底。是难得的矿泉水。正殿西侧有一座很大的方形条石台基,台基上高耸着一座浅黄色的古塔,这就是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佛舍利塔。
入寺须知
入寺须知佛教最讲规矩,出家人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讲究行住坐卧不离法度。那么居士与游人香客进入道场,又该遵循一些什么规矩呢?下面罗列几条以供参考:1、入寺:入寺之后,不宜中间行,进退俱当顺着左臂行走,入得殿堂,帽及手杖等物,不可向香案或佛桌上安放;
2、礼拜:大殿中央拜垫是寺主所用,外人不可在上礼拜,宜在两旁拜垫上礼拜。凡有人在礼拜,不可从他的前头经过;
3、阅经:寺中若有公开阅览的经书,宜从容翻阅。须先净手,端身正坐放案上阅读,不可放置膝上,更不得亵渎;
4、见僧人:凡见僧人,宜合掌称法师或师傅,向他礼拜时,他若说一拜,不必强行多拜。在殿堂见僧人,宜先礼佛,然后再说顶礼师傅,作礼时亦当面向佛像顶礼;
6、听经:殿堂若有法师讲经,宜随众礼拜入座,以恭敬心听闻。不得向熟人打招呼,不得起坐不定,闲谈嬉笑,影响他人。如有事不能听完,但向法师合掌问讯,肃静而退;
7、用斋:如在寺院用斋,经客堂同意后,闻前椎随众徐徐进入斋堂,宜坐于僧众之下坐或后排,不得语笑喧哗,不得翘腿而坐;
8、会客:若需会见在寺院中熟悉的师傅或居士,宜去客堂向知客师秉白,待知客通知后方可与熟人会见交谈,不可自作主张进入僧人寮房或客房。
- 上一篇:武安舍利塔介绍
- 下一篇:阿育王寺与舍利宝塔的故事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 南怀瑾去世以及舍利子情况
- 释迦牟尼佛舍利在中国有几处?分布在哪里?
- 舍利子与舍利花有何区别?什么人才有舍利花?
- 舍利子有什么用?舍利子的作用
- 舍利子是什么?舍利子怎么形成的
- 中国十大肉身菩萨
- 释迦牟尼有多少颗舍利子分布在哪里
-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肉身舍利
- 舍利子是什么?舍利子的形成和详解
- 南怀瑾辞世荼毗经过及舍利子情况
- 泰国高僧90岁圆寂 火化肉身完好无损
- 黄玉兰居士成就肉身舍利
- 揭秘:160岁高僧吴云青肉身不腐的秘密
- 龙宫舍利简介
- 舍利子是怎么形成的
- 舍利子能戴在身上吗?佩戴舍利子有什么禁忌?
- 舍利真假的辨别方法
- 圆寂高僧脱胎换骨大神变 成佛教史上金刚肉身舍利第一人
- 舍利子的神秘之处有哪些?
- 佛祖的指骨舍利是真的吗
- 仁义师太肉身舍利
- 完全没有修持的人死后能烧出舍利子吗?
- 烧出舍利子,就一定是去西方极乐世界了吗?
- 黄念祖生前照片、亲笔题字及往生后舍利图片
- 佛家的舍利到底是什么?舍利子是怎么形成的?
- 感应舍利是什么意思?感应舍利的由来
- 虚云禅师(虚云老和尚)舍利
- 佛祖舍利的佛指舍利
- 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是真的吗?
- 佛祖舍利共有多少个
- 本焕长老圆寂荼毗后分拣出大量彩色舍利
- 周凤臣居士肉身记
- 弥光老和尚金身供奉在哪里?弥光法师的事迹
- 南怀瑾舍利子
- 释迦牟尼佛舍利现在存世的共有几枚
- 什么是金刚舍利?
- 净慧长老舍利
- 觉真长老荼毗法会后现稀有心脑舍利
- 为什么会有舍利子?
- 吴云青肉身舍利
- 佛指舍利是什么东西,在哪供奉?
- 九华山百岁宫里的肉身菩萨是谁?无暇禅师介绍
- 舍利是什么物质构成的?是结石吗?
- 只有出家人才有舍利吗?
- 关于六祖慧能大师真身的历史
- 舍利子是什么?什么人有舍利?
- 肉身佛像是怎么形成的?
- 烧出舍利子,就一定是去西方极乐世界了吗?
- 完全没有修持的人死后能烧出舍利子吗?
- 弥光老和尚金身供奉在哪里?弥光法师的事迹
- 圆寂高僧脱胎换骨大神变 成佛教史上金刚肉身舍利第一人
- 揭秘国家特一级文物法门寺佛指舍利安保密码
- 舍利子是什么?舍利子的形成和详解
- 舍利子的神秘之处有哪些?
- 觉真长老荼毗法会后现稀有心脑舍利
- 净慧长老谈释迦牟尼佛牙舍利的前世今生
- 中国佛门泰斗本焕长老舍利永久安奉泰国
- 佛家的舍利到底是什么?舍利子是怎么形成的?
- 无名僧“泰”字舍利到太平禅寺天空出现奇特瑞祥
- 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 佛顶真骨历史来源
- 佛顶真骨:智慧圆满的结晶
- 舍利究竟是什么?
- 世界现存唯一的佛顶真骨舍利千年后重现人间
- 揭秘稀世珍宝佛牙舍利的前世今生
- 舍利子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 舍利真假的辨别方法
- 详解神秘的舍利子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 舍利子神奇的形成过程和详解
- 舍利子能戴在身上吗?佩戴舍利子有什么禁忌?
- 为什么要留舍利?它的作用是什么?
- 佛牙伽蓝的传说
- 佛骨舍利子真如此神奇吗?
- 阿育王寺与舍利宝塔的故事
- 佛祖的“神迹”:舍利子从哪里来?
- 无比殊胜!94岁高僧圆寂后茶毗惊现观音菩萨形象舍利子!
- 中国已知的佛舍利供奉
- 佛家的舍利究竟是什么?舍利子是怎么形成的?
- 舍利子形成仍是不解之谜 血舍利可分辨出350种颜色
- 供养礼拜舍利的功德利益
- 南怀瑾辞世荼毗经过及舍利子情况
相关名词
推荐内容
最新更新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