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梵文 Mahāyāna ?raddhotpada ?āstra),大乘佛教重要论书,相传为古印度马鸣著,南朝梁真谛译,一卷;唐代实叉难陀重译,作2卷;以真谛译本较流行。 又略称《起信论》,是大乘佛教的概论之作,全文篇幅不长,只有一万一千字左右,但它结构严谨、析理清晰,是对隋唐佛教影响最大...[详情]
《起信论》中有哪些思想影响禅宗的发展?
《起信论》中有哪些思想影响禅宗的发展?
在佛教典籍里,《大乘起信论》是一部与中国佛学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论著,相传为印度马鸣菩萨创作,南朝梁代的真谛做翻译。《起信论》依照《华严》、《密严》、《胜鬘》、《楞伽》、《涅槃》等佛教如来藏系思想而提炼出心性本觉的学说,是中国佛学发展新的境地。禅宗从四祖道信开始把《楞伽经》与《般若经》结合起来,而且把《起信论》的思想相贯通,后来由弘忍、神秀、惠能、菏泽神会等继承人的不断弘扬,《起信论》的精神已经深入到中国禅学的骨髓之中。
惠能提出“直心”的观心方法,“直心”具体说,就是从生灭门直下悟入的证悟方法。这不同于弘忍大师由真如门入手,直契真如,更不同于神秀禅师由生灭门出发的不断渐修,而是产生自《起信论》中念即无念是“知念无自相”方法的直接引入。
北宗神秀依照《起信论》的生灭门所作《大乘无生方便门》一文中讲的方便通经、广引圣典,通过对“离念”的不断修习,而最终证悟本有“觉性”。由于神秀以《起信论作为自己通经的根本,从而影响到禅门北宗都是以《起信论》为先要的传承。
- 上一篇:明清禅宗史著述有哪些?
-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这样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 神奇的求财方法
-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 《信心铭》释义
- 禅宗公案大全
-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 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战胜心魔?
-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 景德传灯录
- “即心是佛”的参禅之道
-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
-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怎么办
- 临济宗历代传人
- 十恶八邪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禅门日诵》简介
-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
-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
- 禅定境界分别为哪九个层次呢?
-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 佛家经典禅语
-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
-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
- 马祖道一: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
- 指月录
- 野狐禅公案三则
- 庞蕴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 听鸡蛋和你讲话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 禅宗七祖
- 慧海禅师的宝藏
- 杨岐方会禅师是如何指点白云守端禅师,帮助他开悟的?
- 秘密用功的法门:肚子饿了就吃饭,身体乏了就睡觉
- 劳者食,一天不劳动,一天不吃饭
- 达摩曾在少林寺“面壁九年”吗?
- 释迦牟尼只是一片黄叶
- 不礼释迦,不拜弥勒佛时怎么样?
- 选官怎么比得上选佛
- 谁人束汝
- 生死由它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的阐说
- 什么是道?清净之水
- 度众生要带众生业供养
- 从谂禅师《鱼鼓颂》解读,修道学禅也在于缘起性空
- 云门宗祖庭是何寺,在哪里?云门宗祖庭云门寺介绍
- 白居易《僧院花》解读,这是一首极饶意趣的禅诗
- 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 知足不是得少为足
- 灵隐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刹灵隐寺介绍
- 禅门喝叫
- 你的心是满的还是空的?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相关名词
推荐内容
最新更新
- [其他汉传法师]仁德上人留的两条“临终遗言”内容
- [乌龙茶]乌龙茶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以人命命名
- [禅宗典藏]《起信论》中有哪些思想影响禅宗的发展?
- [哲理故事]去掉多余碎片,过好减法人生
- [佛经故事]富人仙叹善心救人的故事
- [佛与人生]寂静的快乐
- [佛学常识]药师佛的名称是如何来的
- [其他汉传法师]爱护自己的人为什么还会有很多痛苦烦恼?
- [普洱茶]普洱茶与黑茶有哪些本质的不同?
- [禅宗公案]慧海禅师的宝藏
- [哲理故事]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
- [人物故事]临济禅师开悟的故事,临济禅师语录
- [佛与人生]修福报是贪心的表现吗?
- [佛学常识]药师佛的三界印有何含义
- [红茶]红茶与普洱熟茶的区别
- [其他汉传法师]突破罪慢强争安心歌
- [心经]《心经》的大智慧(一百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