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祖师同行 拾 体证生活禅 把玩禅诗又一人
与祖师同行 拾 体证生活禅 把玩禅诗又一人
昨天接待了来自清华大学的徐居士,他还是个未毕业的学生,他是通过北大禅学社的陈老社长介绍来的。徐居士是云南人,这次路过武汉,顺道来祖庭拜访。他给自己最深刻的印象是,禅诗写得特别好,真的是把玩禅诗的人,以至于把他自己的专业都给掩盖了。
在来之前,他就给自己发来短信:“十载客京华,疏窗满落花。隐归山野地,寻迹故人家。指上清香透,诗中岁月嗟。小炉围一品,煮罢话禅茶。”如此漂亮、清雅的句子,很难想象是出自一个学理工科的大小伙子笔端。更加可贵的是,他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自己也给他胡诌了几句,表示欢迎。并且询问路程如何,他可能已经到了武汉,所以又给自己发来:“已是山中岁月新,江城雪尽便成春,未妨禅意添诗意,结作禅缘即妙因。”虽然还没有见面,自己好像对他已经十分的熟悉,盼望着相见的一刻。
中午为了等他们,没有去过堂。安排好他们的食宿后,我们商量参观的行程。最后决定中午不休息,直接先去老祖寺,然后再去五祖寺参观。自己理所当然成为他们的向导,同时接受他的新诗:“一弃尘间事,来从世外游,禅门尤可觅,风月不堪留,古寺添新客,高僧话旧由,山中日月久,不觉几春秋。”
路上自然不会寂寞,我们可以说是海聊。从禅、茶、鬼道……聊到微电子、激光、计算机……在聊天的过程中,才发现他和自己一样是个工匠,不过他的文学功底自己实在是不敢攀比。与他同来的人也说,他们清华学文科专业的人,也不如他写作来得迅速,这让自己大跌眼镜。
一下午我们的声音就没有断过,自己凭着这几年记忆,背了不少祖师的经偈,应酬着他的出口成章与信手拈来。比如:“晚听灵僧偈,钟声入暮遥。祖庭遗旧训,古镇隐渔樵。禅院风清淡,空山夜寂寥。青灯长伴处,雪月漫相聊。”当然自己不会放过谈空说响的机会,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祖师公案。
他最感兴趣的是四祖的公案。这个时候,自己才发现有关四祖的公案实在太少。四祖寺在太平天国的时候被毁坏得很彻底,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字资料了,唯一剩下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还是从敦煌发现的。其他其他的资料只能从《大藏经》里面,零星半点地体现出来。
所以,自己只能给他讲四祖大师与牛头法融禅师的公案,还有五祖前身栽松道人的转身公案。毕竟在黄梅这个出了三位祖师的地盘上,即使自己口笨手拙也能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求法人。
* 延伸阅读【牛头法融】
- 世间第五个不易!
- 张秀才的开悟偈
- 明一法师:得失是非障禅眼
- 话头疑情有区别
- 与祖师同行
- 与祖师同行 壹 信者皆相应 我王库内无如是刀
- 与祖师同行 肆 情殷古丈夫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佑边寻思去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凡圣的秘密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识得声外音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花并非无百日好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桂花禅香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踏雪寻梅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树见行人几回老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笑问客从何处来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山深因少客来游
-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 与祖师同行 贰 粥饭有禅机 破五通仙眼喻
- 与祖师同行 贰 粥饭有禅机 吃饭睡觉
- 与祖师同行 贰 粥饭有禅机 哭笑
- 南禅七日(1)
- 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南怀瑾先生稀有开示之三
- 景德传灯录 第一卷
- 五灯会元 第一卷
- 授菩萨戒仪轨(一)
- 南禅七日(2)
- 碧岩录 第一卷
- 南禅七日(4)
- 南禅七日(3)
- 《坐禅三昧经》上的修禅方法介绍(上)
- 指月录目录
- 南禅七日(5)
- 指月录卷之一
- 南禅七日(6)
- 南禅七日(21)
- 南禅七日(7)
- 南禅七日(9)
- 宗镜录(1-4)
- 南禅七日(8)
- 南禅七日(10)
- 禅关策进(上)
- 南禅七日(11)
- 南禅七日(12)
- 南禅七日(13)
- 南禅七日(14)
- 南禅七日(19)
- 南禅七日(20)
- 南禅七日(16)
- 南禅七日(18)
- 南禅七日(17)
- 南禅七日(15)
- 《星云大师讲演集》-佛教的政治观
- 五灯会元 第二卷
- 五灯会元 二十卷
- 景德传灯录 第三卷
- 景德传灯录 第二卷
- 指月录卷之二
- 《星云大师讲演集》-从心的动态到心的静态
- 《坐禅三昧经》上的修禅方法介绍(下)
- 宏智禅师广录(卷九)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