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七派是如何形成的,宗派祖师是有意要分宗立派的?
问题:
中国的佛教有各宗各派,一个禅宗,就有「五家七派」之多,它是如何形成的?这些宗派的祖师,是否当初就有意要分宗立派呢?
星云大师:
佛教的宗派不能视为派系,因为当初并不是以人或立场上的分歧、对立而分宗立派,大多是由于教义、教理上的不同而分派。虽然理有不同,人,应该是和谐的,等于社会上的学问,有文学、医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分类,佛教也是如此,尤其禅门更容易分派。为什么呢?这些禅师都有独立的性格,所谓「青山我独行」,他也不计较什么人我,就是发展自己的个性。
他开悟了,就是「宇宙三千世界都在我心」,所以「一朝风月,万里晴空」,就他个人而言,「我就是佛,佛就是我」、「即心即佛,即佛即心」,他没有另外的想法,也不会想要成立什么派别、有什么作为,就是云水江湖,到处行脚。
许多禅门的老师都是特立独行,他不需要大的寺庙,也不需要很多徒众,一个人山林水边就能参禅,简单的一餐饭食,就能生活。虽然有的人陆沉众中、是开悟的尊者,但他所表现出来的,只是一个不露声色、平凡的人。
禅师们有时很低调,有时候意气风发,所以瞭解他们的人,慢慢会形成那个人特有的言行、特别的想法,于是各自的家风、派系,就这么形成了。
佛门宗派的流传,都不是由祖师自己来标榜或创造什么派别,而是到了第二代、第三代弟子,尊重他的哪一位师父、他有哪些独特的修行、禅法内容,弟子们依循这个法门去实践,就慢慢形成一个一个的派别。五家七派的第一代祖师,其实都不是自己有心要出来成宗立派,而是由后代的弟子所为。
- 上一篇:五宗产生于晚唐有哪些必然性?
-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这样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 神奇的求财方法
-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 《信心铭》释义
- 禅宗公案大全
-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 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战胜心魔?
-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 景德传灯录
- “即心是佛”的参禅之道
-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
-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怎么办
- 临济宗历代传人
- 十恶八邪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禅门日诵》简介
-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
-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
- 禅定境界分别为哪九个层次呢?
-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 佛家经典禅语
-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
-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
- 马祖道一: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
- 指月录
- 野狐禅公案三则
- 庞蕴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 听鸡蛋和你讲话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 禅宗七祖
- 人有南北,佛性无南北
- 什么是一种法?滋润群生
- 慧可“立雪断臂”是真是假?
- 慧海禅师的宝藏
- 杨岐方会禅师是如何指点白云守端禅师,帮助他开悟的?
- 秘密用功的法门:肚子饿了就吃饭,身体乏了就睡觉
- 劳者食,一天不劳动,一天不吃饭
- 达摩曾在少林寺“面壁九年”吗?
- 释迦牟尼只是一片黄叶
- 不礼释迦,不拜弥勒佛时怎么样?
- 选官怎么比得上选佛
- 谁人束汝
- 生死由它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的阐说
- 什么是道?清净之水
- 度众生要带众生业供养
- 从谂禅师《鱼鼓颂》解读,修道学禅也在于缘起性空
- 云门宗祖庭是何寺,在哪里?云门宗祖庭云门寺介绍
- 白居易《僧院花》解读,这是一首极饶意趣的禅诗
- 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 知足不是得少为足
- 灵隐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刹灵隐寺介绍
- 禅门喝叫
- 你的心是满的还是空的?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相关名词
推荐内容
最新更新
- [其他汉传法师]做到无分别的诚敬心,才能达到平等的智慧心
-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的都有哪些?只有红茶
- [禅宗五家]五家七派是如何形成的,宗派祖师是有意要分宗立派的?
- [生活故事]法身在变,佛心不变
- [哲理故事]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 [佛与人生]一切唯心念,生怒生喜皆是心念
- [佛学常识]什么是五方佛
- [净界法师]虚空藏菩萨是怎么观虚空的?
- [绿茶]竹叶青功效与作用
- [禅宗公案]人有南北,佛性无南北
- [哲理故事]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 [人物故事]西天二十八祖之九祖伏驮密多的故事与传法偈
- [佛与人生]反观自我,对治无明
- [在家修行]对于行为偏差、不讲理的人,也要恒顺吗?
- [楞严经]苏轼与《楞严经》
- [虚云法师]虚云老和尚:见佛、闻法、遇善知识之难
- [禅茶]茶叶详细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