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烦恼痛苦是智慧的重要表征之一

正如法师:没有烦恼痛苦是智慧的重要表征之一

  老公说面包好吃,老婆说米饭好吃,俩人总是因这个事吵上一吵。到底是谁对谁错呢?六年后,俩人离婚了,这件事还没整个对与错。

  有些见解,是有普遍性的,比如1+1=2。有些见解,则因个人诸多原因,而各有不同。

  三十年前,人们认为“饭”要能吃饱,其实,就是地瓜野菜要能吃饱,就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后来,吃饱地瓜野菜,觉得能吃饱米饭,那是最好,是最美好的事,这是那个年代的普遍真理。

  现在,大家都解决了温饱问题,吃饱饭也不再是最幸福的事,人们又有了更高的追求。随着社会的进步,时空的变化,人们对于同一件事,也发生了不同的见解。

  甲觉得这个团体好,乙认为那个团体好,这姑且就叫作“团体真理”。所以,就有团体明文规定,认同本团体理念者,欢迎加入。

  人们,由于文化、认知、阶级、地域、时空等不同,因此,对于事物的见解,也各有差异。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虽然,众生有些聪明,有些绝顶聪明,但那都是“世智辩聪”,都是世间智慧。在没有破除“见思烦恼”、证悟“无我”之前,都是一些妄想妄见。

  要修行到阿罗汉果位,才可以说是有些智慧,这是进入“出世间智慧”的初级阶段。修到罗汉果,明白四谛法,体悟我真空,破见思烦恼,能自度出生死。没有烦恼痛苦,这是智慧的重要表征之一。但罗汉智慧,与佛智相比,只似“萤光”。萤火虫末端的荧光。

  修行到了缘觉果位,悟十二因缘法,明我缘起性空,体证无我,但还是不了大乘妙义。缘觉智慧,宛如星光。光亮仍然很小,不能照物利他。

  修行再上一层,到达菩萨果位,悟我法空性,我空法空,断尘沙烦恼,能自度度他,其智慧犹如月光。光亮强度还是不够。

  唯有,断尽无明烦恼,修成佛果,这才证得“正遍知”,智慧好比日光,照遍世界,利济群生。这时,才真正全面地知道一切事物真相。

  梵语samyak-sambudha,音译写作“三藐三菩提”,翻译中文是“正遍知”、“正遍智”、“正遍觉”等,是佛陀的十一个名号之一。

  正,是真正、正确。遍,是普遍、全面。知,是智慧、觉悟、知道。

原标题:正如法师:怎样才能见解正确

转自微信公众号:纽约佛住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