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舍身人寺”
梁武帝萧衍,字叔达。生于公元464年,死于公元549年,出身于侨居南兰陵(江苏武进县)的寒门,曾为齐竟陵王萧子良门客,擅长文学。齐时曾被任命为雍州刺史,后乘齐内乱时起兵攻入建康,并于公元502年代齐而立,建立梁朝。
梁武帝曾经信奉道教,但不久改奉佛教。在他不遗余力地倡导之下,南朝佛教很快进入全盛时期。寺院、僧尼数量迅速增加。仅建康一处,就有寺院五百余所,僧尼十万余人。唐代诗人杜牧所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形象地描写了当时南朝佛教的盛况。梁武帝本人被称为“皇帝菩萨”。
梁武帝融合儒佛道三教,着重宣扬佛教的神不灭论和因果报应思想。他又创水陆大斋、无遮大会等法会,亲自讲经说法,并制定了《涅鬃忏》、《大般若忏》等,相传由他所制的“梁皇忏法”至今仍流传在世。为了表示他对佛教戒律的重视,他曾明令禁断肉食,使蔬食习惯成为汉地佛教的一个特色。
据《南史》记载,他先后曾经四次舍身同泰寺。第一次是公元527年,他在寺四天;第二次529年,后由群臣出钱一亿“赎”回;第三次在546年,并宣称他连宫人以及全国都“舍”了,结果由群臣出钱二亿“赎”回;最后一次是547年,这一次“出家”三十七天,又由群臣出钱一亿“赎”回。前后四次“舍身”,使同泰寺得钱四亿。
- 上一篇:武则天、献明肃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下一篇:道信大师倒插柏的传说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 因果报应
- 嫖娼有报应吗?真实的嫖娼报应
- 佛典故事
- 禅宗公案
- 邪淫现世报:二男女车上纵欲酿车祸被烧死
- 我忏悔,我的报应来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学佛与富贵
- 与卖淫女风流一次 70岁花心老汉染恶疾
- 被烧死的蛇
- 佛学故事
- 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
- 邪淫的隐形果报 谁都逃不掉
- 念地藏经招鬼?不敢念地藏经的请进来
- 民间故事
- 大难不死 意外获得足以致富的特异功能
-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
- 鸟为食亡,人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刚经故事
- 一盆洗脚水的警示
- 损友导淫 精尽丧命
- 佛教因果报应的真实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触犯,不断淫欲心难清静
- 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
- 善护口业,免遭大难
- 智慧故事
- 心经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这两个因果故事,让你了解什么是业障
- 两性关系
- 地藏经故事
- 十大弟子传
- 为老公念心经,菩萨真的加持为其开智慧了
- 学会心平气和
- 夫妻姻缘天注定,能改变吗?
- 吃亏是在给自己积福
- 梅兰芳父亲倾囊布施 终获善报
- 当代最受欢迎的佛学大师及其代表作
- 智商不高 却很幸福
- 梁武帝“舍身人寺”
- 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吗?观音道场普陀山
- 洒水观音代表什么?洒水观音的寓意与故事
- 佛陀十大弟子之智慧第一的舍利弗
- 舍利弗证得天眼通,是因布施而得来的?
- 一动不如一静
- 认真活在当下
- 你要懂得,体验自我内心的世界
- 人活得就是个心态
- 茶要用沸水沏才会清香
- 有时候压力会成为负担
- 谁都有所不能
- 珍惜自己所拥有,就是最大的财富
- 任何时候都不要失衡
- 生活中的很多东西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 不要为了转瞬即逝的快乐作茧自缚
- 多审视自己的言行
-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 真正困扰你的,是自己本身的执念
- 不要让别人的行为影响到你的情绪
- 喜欢搬弄口舌的人,会让别人感到讨厌
- 为什么我们不能很快地认识自己?
- 只有人心,才具有千尺的深度
- 修心,是治愈一切烦恼的良药
- 所谓修行,实际上就是做好无数的小事情
- 真心本性是最珍贵的财宝
- 人生随时可能落入生死井中
- 西天二十八祖之九祖伏驮密多的故事与传法偈
- 心有多大幸福就有多深
- 悭与舍,堕落转生为牛的弟弟与成就阿罗汉果的哥哥
- 以「慈悲观」离「瞋念」
- 一串佛珠 无限祝福
- 曹溪一觉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简和尚的故事
- 菩萨的化身
- 算命与改运的故事
- 一个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紧去做吧!
- 鹦鹉婆罗门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相关名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