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您赢了,但其实您输了
一对年轻的夫妇正在所租的小套房里为着添购新家具的事情而闹别扭,女的口才犀利,男的刚毅木纳。过没多久,作老公的就已处于挨轰的态势。 不一会儿, 两个人都嚷得精疲力尽,说不出话来。
这时前几分钟一直被迫采低姿态的先生忽然开口了,他感慨地对他所爱的老婆说: 「老婆,就算你讲得全都对,但为了辩赢我,而毁掉一整个晚上的气氛,值得吗?」
「为了辩赢我,而毁掉一整个晚上的气氛,值得吗?」虽是短短的几个字,却多么值得我们这些讲求「赢」为目的的现代人省思啊!
我很喜欢一句名言:「有时候您赢了,但其实您输了!」可不是吗?
有时候您赢了面子,但其实您输了感情;有时候您赢了口舌,但其实您输了形象; 有时候您赢了好处,但其实您输了友谊 ……,总之,有时候您看似赢了,实际上您却输了!
待人处事固然应该「据理」,但却不一定要脸红脖子粗地在那儿「力争」! 理直气「和」的态度,绝对比理直气「壮」,更易为人所接受。
这世界上有四种人:
第一种人,没有立场,不讲道理,态度也不好;
第二种人,没有立场,不讲道理,态度却很好;
第三种人,有自己的原则,也很会讲理,但表达方式却很「冲」;
第四种人,很有立场,很讲道理,沟通方式也很温和。
如果将这四种人各配上一个形容词,我们可以说:
第一种人,是彻底的「可怜人」,因为他将一无所有;
第二种人,是乡愿型的「滥好人」,因为他实在缺乏立场;
第三种人,是横冲直撞的「机器人」,因为他虽然逻辑无碍,却不懂与人相处的艺术;
第四种,是「最可爱的人」,因为他们就是像天使一般。
在这个世界上,唯有成为「第四种人」,您才会是一个真正的赢家!
在人际互动间,您会顾此失彼吗?您常「看似赢了,但却输了」吗?实在值得您深思咀嚼之。
做人不讲理,是一种缺点;
做人硬讲理,是一个盲点。
付出多少是不是就要拿回多少
在感情的世界里多少算多多少算少
我对你好是不是要你也对我好
在感情的天平上什么算好什么算不好
我们一路跟时间赛跑我们一直和未来计较
跟往事的是是非非对对错错苦苦煎熬
哪一天我们才能清楚知道我们曾在同一个地方停靠
将往事的是是非非对对错错抛在脑后都抛在脑后
赢了又能怎样?占了上风,又能怎样?在人际互动间,您会顾此失彼吗?您常「看似赢了,但却输了」吗?实在值得您深思咀嚼之。做人不讲理,是一种缺点;做人硬讲理,是一个盲点。付出多少,是否就要拿回多少?
- 上一篇:人生本过客,何必千千结
- 下一篇: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佛教基础知识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心经入门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佛教名词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门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给去世的人上香的规矩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刚经入门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简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明末四大高僧是谁?明末四大高僧简介
- 鹿野苑是佛的什么地方?
- 为什么要修习八正道?八正道的重要性
- 怎么知道一个人有没有大福报?
- 为什么得道的人很自在而普通人不能?
- 心存佛念 不忘念佛
- 弘法利生道场的人才应当顺于法去成就保护
- 假如有人问自己幸福吗?怎么回答才好?
- 怎么转烦恼?
- 佛法里怎么看待人与人交往?
- 佛教法器磬的作用是什么?
- 生病后感觉没精进、学习落后了,对不起师父怎么看?
- 慧远大师的《庐山东林杂诗》解释
- 什么叫做“三藏法师”?
- 妨碍善行,损耗钱财的六种过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 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 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说四圣谛的目的
- 有方法抹去过去的记忆吗?
- 佛教的横三世佛指的是哪三个佛?
- 感觉劝别人念佛很难,怎么办?
- 父母与孩子是什么关系,佛弟子如何与家人相处?
- 信仰的核心是以利益安乐众生
- 圆满供养一切成就供养的因缘
- 傲慢的个性与不服输的敌对
- 能无欲无求地度过此生挺好,可做起来不容易怎么办?
- 举心动念成善恶,善观其心,止恶念向善念
-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
- 佛教忍辱法门的五个层次
- 一切的烦恼皆源于心,心态决定你所看到的世界
- 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一生简介
- 什么是和尚,和尚的称谓是如何来的?
- 应该怎样做慈善,平衡与工作生活的关系?
- 如何劝说爱说脏话的亲友?
- 弥勒菩萨为什么是未来佛?
- 普皆回向是什么意思?净业行人如何回向?
- 居士每日应该做哪些功课、定课?如何实修?
- 何谓慈悲?
- 什么叫随喜功德?
- 人生迷茫怎么办?
- [净界法师]烦恼罪业生起的病根是什么?
- [白茶]白毫银针是白茶吗?白毫银针名字的由来与冲泡方法
- [禅宗公案]不曾梦见佛法
- [生活故事]跪下来,叫声娘
- [人物故事]曹溪一觉 了知生死不相干
- [入门须知]明末四大高僧是谁?明末四大高僧简介
- [佛与人生]忍耐是一种人生的修行
- [梦参法师]坚牢地神是土地公公吗?为什么护地藏菩萨?
- [乌龙茶]大红袍属于什么茶呢?
- [禅宗公案]光即宝,宝即光
- [生活故事]捡回了一个爸
- [因果故事]一定别在等待中留下遗憾
- [佛与人生]劳动是上天赐予的生活方式
- [佛学常识]《高僧传》是怎样一部书?
- [佛与人生]信仰的核心是以利益安乐众生
- [理净法师]念佛就能消业障还用诵其他经、咒吗?哪个法门好?
- [普洱茶]为什么普洱茶可以存放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