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心灵的回答
世上有一种伪坦率,最需提防。
他把许多恶毒的计策,摊到桌面上来。他把你对他的疑点,抢先说破,使你自觉心地龌龊,对他不起。他把事件的最坏可能一一预告,反倒让你觉得万无一失......
人们常常有一种善良的错觉,以为只有隐瞒才是欺骗。殊不知最高明的骗术,正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的。
伪坦率是一种更高水准的虚伪,它利用的是一种人们对坦率的信任。
坦率其实不说明更多的问题,它只是把双方的意见公开出来,本身不等同真诚。
人生有无数的岔道,在分歧的路口,多半摆着诱惑。我们常常被物质的光怪陆离耀花了眼睛。
需要在漆黑的静夜想一想,想想我们与生俱来的理想,想想我们将要迈步的台阶,距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近还是远?
眼睛当然是有用的。但有时闭上眼睛的时候,我们才能更好地倾听心灵的回答。
不负责任的表扬往往比批评还令人难堪。
因为他并没有注意到你的真正长处,仅仅是借此显示个人的风度。当他对你最有好感的时候,都这样疏忽大意,可见你在他心中的位置。
不实的批评,你还有权愤恨。对于不实的表扬,你只有悲哀。
我对赞同我的人,感悟的是他的善意。
我对反对我的人,考察的是他的智慧。
如果在赞同者那里看到的是逢迎,在反对者那里感觉的是愚昧,那么这两种人的意见我都不屑再听。任凭人们议论我的孤僻和不逊,自己并不在意。
懒散在通常的情形下,是不可取的。但懒散的状态有时会使我们浮想联翩,这时的懒散就不是无所用心的思想游缰,而是孕育新状态的热身运动。
有些人无时无刻在显示他们的重要。高声说话,目光威严地扫射,很喧哗的笑声,不合时宜的服装和故意
迟到,甚至不断地在报刊制造耸人听闻的噱头......
我总在这些做作的举动之中,发现一种属于恫吓的虚弱和勉力为之的疲倦。
生命是为自己而存在。它是一种朴素而自然的事情,不是在众人之前的杂耍。
拒绝是没有错的,错误的是我们在拒绝前作出的判断。
我们不要害怕拒绝,我们只需要更周密的决断。
比起赞同来,我更欣赏拒绝。
拒绝是一种删繁就简,拒绝是一种举重若轻。拒绝是一种大智若愚,拒绝是一种水落石出。
当利益像万花筒一般使你眼花缭乱之时,你会在混沌之中模糊了视线。尝试一下拒绝吧......
拒绝犹如断臂,带有旧情不再的痛楚。
拒绝犹如狂飚突进,孕育天马行空的独行。
拒绝有时是一首挽歌,回荡袅袅的哀伤。
在北京的名人故居有鲁迅、郭沫若、老舍、宋庆龄......
一位经商的朋友愤愤地说,为什么没有大商人的故居呢?
我想,除了从商这一行的规则,难以令所有的人心悦诚服以外,人们对于他们的故居可看到什么,大概表示乏味。也许可以看到文化,但何必看支流呢?既然源头存在。
所有的商品和文字相比,都是速朽的。
对于现世,人们注重物质。
对于久远,人们更注重精神。
一个人最少需要一种非功利的爱好。
比如爱钓鱼,并不是为了解馋。
爱书法,并不是为了卖钱。
爱跑步,并不是要创世界记录。
爱跳舞,并不是为了上台表演......
它不仅仅是富裕的精力有所附丽,主要是精神有了种舒展自如的安置和发挥,感受到人生的美好真谛。
一个人的魅力,往往在他退休后看得更清楚。
属于职务的光环被岁月褪去,属于个人的精神光芒焕发出来。这个过程对有的人是苦闷,对有的人是新生。
我渴望衰老,因为生命的苦难。
我知道我生存一天,就要不懈地努力一天。取消所有责任的正当途径只有一条,这就是死亡。
衰老靠近死亡,所以我无所畏惧。
钻石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坚硬的物质。那么钻石是靠什么物质来切割打磨它的呢?
答案——靠另一颗钻石。
钻石自己敲打自己,是为了完美。
人类也需要他人不断得敲打。
期望能给人勇气也易引起沮丧,关键在于期望的“值”。期望既不应太少也不能太多,但适中的量很难掌握。
两者比较,若是对自己,我以为还是期望得多一些为好,失败了虽易颓唐,但有时也会激起意料不到的勇气。若是对他人,期望值还是少一些为好,比较少失望和伤害。
“怕”好像历来是个贬义词。怕什么?别怕!天不要怕,地不要怕......好像不怕才是人生的大境界。
其实人的一生总要怕点什么,这就是中国古代说的“相克”。金木水火土,都有所怕的东西。要是不相克,也就没有了相生,宇宙不就乱了套?
惊奇是一种天然,而不是制造出来的。它是真情实感的火花。一块滚圆的鹅卵石,便不再会惊讶江河的波浪。惊奇蕴涵着奋进的活力。
世界上有些事情,记住,永不要说。
你不说,就没有任何人知道。
你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们永远都不需要知道。不要把错误想得那么分明。不要去讨论那个过程,把它像标本一样在记忆中固定。有些事情不值得总结,忘记它的最好方法就是绝不回头。也许那事情很严重,但最大的改正是永不重复。
对于别人的拒绝,我们有的时候过分看重“理由”这个东西。其实理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传递的那个真实而不易表达的目的。
如果我们摔倒了,却不知道是哪块石头绊倒了我们,这难道不是比摔倒更为懊丧的事情吗?
忠厚是无用的别名。无用却不是忠厚的别名,同它的意思近似的有——懒惰、低能、弱智以及弄巧成拙等等。所以忠厚还可训练,无用却几乎是废物了。
人须怕法,那是众人行事的准则。人必须怕天,那是自然界运行的规律。怕是一个大的框架,在这个范畴里,我们可以自由活动。假如突破了它的边缘,就成了无法无天之徒,那是人类的废品。
了解一个人最大的缺点比了解一个人最大的优点更重要。因为忍耐比欣赏要艰难得多。
谣言也有一大用处,当它飞扬的时候,警告某种灾难正在酝酿。
刚富的穷人和刚穷的富人,都比较触目惊心。前者是要作出富过一百年的样子,后者是要作出还将富一百年的样子。
人如果被人利用,一般认为是大不幸。但世上的物要是不能被人利用,这物就是废物,是要被抛弃的。
人比物高等,更应该有利用的价值。
自己可以利用自己,别人就不能利用你,是否是一种自私?
不是能否被利用的问题,而是对方利用你的时候,你是否得到了应该有的回报。这是不是带有浓烈的功利色彩?
所以被人利用还不是人生的大不幸。人要是完全无法被人利用,才是最悲哀的。
凡声称自己很少被欺骗的人,也很少相信别人。
信任有时简直就是被欺骗的别名。
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呢?只有一条,那就是智慧加上训练有素的直觉。
寡闻不一定必是坏事。现代社会信息爆炸,许多时髦的东西还是充耳不闻的好。付出的代价是被人讥笑为落伍,收获的果实是心境的清明。
当那些最勇敢最智慧的人们,攀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时,迎接他们的是严寒与荒凉。
面对纷繁的星空和遥远的黑洞,你踏出高贵而孤独的脚步。
你极有可能走错,湮灭如灰尘。
传送带是不保留探索者的脚印的,它淡然地看着一位位先驱着扑到,只为成功者留下位置。
宇宙用死亡限制人们的步伐。人类的每一个婴儿降生,都是历史的一次重新开始。智者离开时,卷走了他们没有诉诸文字的所有发现。
历史不记录回声。人的生命是长度固定的锁链,为了对抗死亡,为了在重复学习之余留出创造的空间,只有在每一个生命之环上负载更多希冀与沉重,人类日益变得匆忙和紧张。
我知道了什么叫做崇高。它其实是一种发源于恐惧的感情,是一种战胜了恐惧之后的豪迈。
我会在没有人的暗夜,深深检讨自己的缺憾。但我不愿在众目睽睽之下,把自己像次品一般展览。
不要以为普通的小人物就没有尊严。不要以为女人的尊严感天生就薄弱于男人或人类的平均值。不要以为曾经失去过尊严的人就一定不再珍惜尊严。
崇高的侧面可以是平凡,但绝不是卑微。
智慧是划分区域的。从商的智慧是金色的,从政的智慧是血色的,爱情的智慧是无色的,仇恨的智慧是黑色的。没有谁的智慧是万能的,所以人们在一些领域绝顶聪明,在另一个领域混沌不堪。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佛教基础知识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心经入门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佛教名词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门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给去世的人上香的规矩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刚经入门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简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明末四大高僧是谁?明末四大高僧简介
- 鹿野苑是佛的什么地方?
- 为什么要修习八正道?八正道的重要性
- 怎么知道一个人有没有大福报?
- 为什么得道的人很自在而普通人不能?
- 心存佛念 不忘念佛
- 弘法利生道场的人才应当顺于法去成就保护
- 假如有人问自己幸福吗?怎么回答才好?
- 怎么转烦恼?
- 佛法里怎么看待人与人交往?
- 佛教法器磬的作用是什么?
- 生病后感觉没精进、学习落后了,对不起师父怎么看?
- 慧远大师的《庐山东林杂诗》解释
- 什么叫做“三藏法师”?
- 妨碍善行,损耗钱财的六种过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 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 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说四圣谛的目的
- 有方法抹去过去的记忆吗?
- 佛教的横三世佛指的是哪三个佛?
- 感觉劝别人念佛很难,怎么办?
- 父母与孩子是什么关系,佛弟子如何与家人相处?
- 信仰的核心是以利益安乐众生
- 圆满供养一切成就供养的因缘
- 傲慢的个性与不服输的敌对
- 能无欲无求地度过此生挺好,可做起来不容易怎么办?
- 举心动念成善恶,善观其心,止恶念向善念
-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
- 佛教忍辱法门的五个层次
- 一切的烦恼皆源于心,心态决定你所看到的世界
- 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一生简介
- 什么是和尚,和尚的称谓是如何来的?
- 应该怎样做慈善,平衡与工作生活的关系?
- 如何劝说爱说脏话的亲友?
- 弥勒菩萨为什么是未来佛?
- 普皆回向是什么意思?净业行人如何回向?
- 居士每日应该做哪些功课、定课?如何实修?
- 何谓慈悲?
- 什么叫随喜功德?
- 人生迷茫怎么办?
- [净界法师]烦恼罪业生起的病根是什么?
- [白茶]白毫银针是白茶吗?白毫银针名字的由来与冲泡方法
- [禅宗公案]不曾梦见佛法
- [生活故事]跪下来,叫声娘
- [人物故事]曹溪一觉 了知生死不相干
- [入门须知]明末四大高僧是谁?明末四大高僧简介
- [佛与人生]忍耐是一种人生的修行
- [梦参法师]坚牢地神是土地公公吗?为什么护地藏菩萨?
- [乌龙茶]大红袍属于什么茶呢?
- [禅宗公案]光即宝,宝即光
- [生活故事]捡回了一个爸
- [因果故事]一定别在等待中留下遗憾
- [佛与人生]劳动是上天赐予的生活方式
- [佛学常识]《高僧传》是怎样一部书?
- [佛与人生]信仰的核心是以利益安乐众生
- [理净法师]念佛就能消业障还用诵其他经、咒吗?哪个法门好?
- [普洱茶]为什么普洱茶可以存放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