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禅宗 > 禅宗文化 >

孟郊《赠建业契公》的禅意

[禅宗文化] 作者:吴言生/辛鹏宇 [投稿] 放大字体 正常 缩小 关闭

赠建业契公

〔唐〕孟郊

师住青山寺,清华常绕身。

虽然到城郭,衣上不栖尘。

【作者】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陵(今浙江德清)人。曾官溧阳尉。孟郊身世坎坷,崇尚佛教,与皎然过从甚密。其诗尚奇险,与韩愈齐名。又善写寒意,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有《孟东野集》。

【译文】

  禅师住在青山苍翠的佛寺里,

  青碧的山色经常环绕在身边。

  虽然禅师因机缘来到了人世,

  但禅衣的上面没沾一粒灰尘。

【禅意】

  这是一首优美的禅诗,全诗塑造了一位志行高洁、一尘不染的禅师形象,通过赞美禅师的高洁,表现超然尘外的的孤傲情怀。“建业”就是今天的南京市。

  “师住青山寺,清华常绕身。”两句描写禅师所在佛寺的环境氛围。禅师居住在青山碧水中的佛寺,这里树木苍翠,山中优美的景色,一年四季环绕着他。“清华”指山中优美的景色,一个“绕”字衬托出禅师超然尘外的襟怀。

  “虽然到城郭,衣上不栖尘。”两句赞美禅师不染尘埃的清净禅心。在山中居住禅修时,景致清幽,红尘不扰,容易做到淡泊宁静。但如果进入红尘,身居闹市,人声喧嚣,要想保持内心的清净就不容易了。晋代陆机诗说:“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红尘中的污染之大,能把白衣染成黑衣,把素心染成机心。诗中用“衣上不染尘”表现禅师置身尘世而襟怀高洁的品行,是用禅师衣上的不染尘,来说明心上的不染尘。

  住在深山,不见可欲而心不乱,还不算本事;进入红尘,见可欲而心亦不乱,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