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
《心经》可以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经》创作成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品。自由自在的菩萨用般若智慧言传身教众生,依靠自心的心灵智慧,从烦恼生死的这一边到..[详情]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四)
闻性是什么东西?
这个闻性代表我们心性其中一个表现。前面我们也讲了很多次声音和闻性的例子。比如这本书掉下来碰撞桌子发生声音,这个声音很响被我们听到,它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我们说声音“产生”了。但我们闻性一直好端端地在那里作用,它不是因为因缘和合发出声音它才生的,所以说它是“不生”的。若因缘离散,书本已经掉落在桌子上了,这个声音灭了,但我们的闻性还在听,一直在,所以说它是“不灭”。声音有生有灭,但我们的闻性不生不灭。
上节课举过金杯的比喻,这个杯子有生有灭,但金子无所谓生无所谓灭,即使杯子熔化了,杯子不存在了,但是金子还是好端端的在那里不变的,它不属于生、灭的范畴,它一直在那里。我们的闻性也是一样,发出声音它在听,没有声音它还在听,闻性没有消失。声音有生有灭,但我们的闻性没有因为声音生而生,没有因为声音的消失而灭,所以说它“不生也不灭”。闻性是什么东西?闻性就一直在那儿作用,但若硬要说它是什么东西就错了。
什么叫颠倒众生?
对“不生不灭”的道理,上面我们用了闻性和金杯来作比喻说明。因为我们固有的观念有问题,我们一直有生的、灭的观念,所以就很难体会本来没有生、本来没有灭的这种状态。一般人真的有点难理解,是因为我们的观念错了太久了,本来不生不灭的,我们认为有生有灭,所以叫“颠倒众生”。
所有众生的痛苦都是因为颠倒。什么叫颠倒?就是本来的真理,你却看错了。比如本来是不生不灭的,你看到的却是:我生了,我死了;钱多了,钱少了……这就痛苦啊!我们活着有这个身体的时候,各种享受,觉得“好啊,活着真好”……到了临死前,“什么都没有了……”,就恐惧了,故有痛苦。大部分人都是钱多了高兴,钱少了悲伤。
实际上呢,钱多了,空欢喜一场;钱少了,空自悲伤。实际我们的本性是不生不灭的,但我们的境界是缘起之法,缘起之法有生有灭,但都是假相。我们心随境转,所以觉得有生灭、有增减、有垢净!这个就是颠倒啊!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的心被无明骗了。所谓被无明骗了,就是因为我们一直戴着有色眼镜看这个世界,就是说我们的观念、认知是错误的,所以说是“颠倒众生”。心随境转就是凡夫。本来不生不灭的,随着境界的生、境界的灭,产生了“生”的执着、“灭”的执着,就在这里面要死要活的。痛苦轮回就是这么回事。
如何不被无明所骗?
实际生灭的当下就是不生不灭,生死的当下就没有生死,就是大涅槃、大解脱。我们凡夫完全是被无明、假象骗了。我们的痛苦是因为无明——没有智慧,是错误的知见导致了我们的痛苦。一旦我们纠正了错误的知见,开发了智慧,你就会发现世界本来就是那么美好,世界本来没有痛苦,本自涅槃。苦的当下就是离苦,生灭的当下就是离生灭,生死的当下就是涅槃,就是不生不死。因为无明我们在生死轮回里起执着、起了种种错误的颠倒,这就是我们痛苦的根源。
我们学佛干什么?就是为了纠正我们错误的轨道、错误的知见。当你的知见正确了,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好端端地存在,好端端地等着我们去发现,等着我们去证悟!每个人都有机会,每个人都可以成佛,每个人都可以解脱。
原标题:传承-明向法师:《心经》的大智慧(134)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禅宗文化
- 上一篇:《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三)
- 下一篇:《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五)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四十二)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四十一)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四十)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九)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八)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七)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六)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五)
- 《心经》的大智慧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三)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二)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一)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二十九)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二十八)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二十七)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二十六)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