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
《心经》可以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经》创作成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品。自由自在的菩萨用般若智慧言传身教众生,依靠自心的心灵智慧,从烦恼生死的这一边到..[详情]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四十二)
修正自己的错误
我们修行干什么?
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东西,不是修出一个佛性来,不是修出一个什么东西来。就是把我们错误的东西放下,并且改正过来,把执着放下,把贪嗔痴舍去,修行就是修这些东西。
这个本自圆满、本自空寂的、本不生灭的,它不要你修的。是你自己有障碍,它好端端的,不用修的。佛菩萨本性现前,大自在。我们的心性是没有障碍的,它本自圆满,障碍的是我们自己。所以,一定是修自己,修理别人那就错了。修自己内在的贪嗔痴三毒,把三毒、无明放下。
一定要记住——“修自己”!
这个东西(心性)是跟佛陀一样的圆满的、清净的,是我们自己有问题,是我们自己有障碍。以后我们千万不能说别人有障碍,不能在自己不如意的时候责怪别人,不是别人对自己不好,是自己的业障碍。为什么老公打你骂你?肯定是你自己障碍,为什么感得这样的依报?是你以前(或是前世)对老公不慈悲、打老公,所以果报就感得老公打你揍你,是不是?肯定是自己有问题有障碍,问题就是为什么自己招感得这样的依报?怎么改变自己的业?要忏悔啊,肯定是以前自己对人家不好,现在赶紧忏悔自己的业。改正我们自己现前的行为,业果就改变。要承担责任,忏悔自己的业障,要做“还报”想,还要忏悔自己以前造了不好的恶业,重新开始慈悲对待他,重新开始利益一切众生。对一切众生都要慈悲,这样自己才会改变自己内在的业,就像佛菩萨感到周围一切都是美好的。
我们说这是五浊恶世。在佛经里有记载,佛的大弟子问:“佛陀,您看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这么清净,为什么您老人家感得的娑婆世界这么污浊?”佛陀说:“你可千万别这样讲,你要知道,我这个世界清净得跟西方极乐世界一样,是你自己有障碍,所以你见到污浊世界。”佛陀后来示现神通,在娑婆世界显现跟西方极乐世界一样殊胜清净的世界。这样的五浊恶世不是别人的问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改变了自己的业力,将来的正报、依报也会改变,这个娑婆世界就是一块净土,我们的受用跟极乐世界一样庄严清净。因为业变了,我们的本来面目清净圆满显现。
关于《心经》的这部分我们要从这些方面去学。我们要从这个本体上去体会现前应该怎么样去下手、怎么样去用功。
原标题:传承-明向法师:《心经》的大智慧(142)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禅宗文化
- 上一篇:《心经》的大智慧(一百四十一)
- 下一篇: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四十一)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四十)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九)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八)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七)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六)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五)
- 《心经》的大智慧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四)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三)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二)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一)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二十九)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二十八)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二十七)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二十六)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